正大举扩产争夺iPhone代工订单的立讯精密,突然失去苹果青睐?
2月21日,台媒《经济日报》传出,立讯精密尚未获得苹果下一代智能手机的试产订单,这意味着去年曾为苹果代工高端手机的立讯精密,今年或将无缘代工iPhone 14高端系列。如果传言为真,无疑将对立讯精密争夺苹果订单的目标造成打击。
受此消息影响,立讯精密2月21日盘中跌逾2%,最终收跌1.5%,市值3034亿元。
过去多年,苹果订单一直是立讯精密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与苹果绑定过深也越来越成为立讯无法忽视的风险。因此,要想撑起数千亿的市值,立讯必须让业务布局更加多元化,同时还要精准布局下一个风口。
新能源汽车成为立讯精密不二的选择。该公司日前公告披露,立讯精密拟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立讯此举无疑是想彻底跟“老大哥”富士康彻底看齐。但无论与富士康,还是国内众多造车势力相比,立讯进军造车都慢了不止半拍。
不过,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透露,该公司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为“别人造好车”。叠加苹果不断传言进军造车,立讯精密此举是否是在为后续的苹果汽车代工及零部件供应做准备,也让市场想入非非。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后)陪同苹果CEO库克参观工厂
大力扩产之际,被传无缘高端iPhone订单
2月21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苹果下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14近期已进入代工试产阶段,但中国大陆企业立讯精密尚未取得新产品试产导入量产服务订单(NPI),将无缘代工销量最好、单价高、利润也较高的高端iPhone 14系列,今年可能只能拿到基础款的iPhone 14订单,成为第二供应商。
观察者网就此事致电立讯精密董秘办,但电话无人接听。
台媒报道截图
岛内人士解读称,每年2月中下旬,苹果一般会向代工厂发出新手机产品试产订单,也就是苹果会向代工厂介绍今年新产品的计划,然后代工厂要准备物料清单(BOM),以及适当的生产与测试机器,也必须建立质量监测过程。
开始进行试产之后,代工厂要搜集数据、修正异常,评估生产过程与产品需要改进的项目,并评估试产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当试产产品需要改进的项目经过验证后,后续可以开始进行量产,因此NPI被视为承接订单进入量产的早期阶段。
台媒援引消息人士指出,目前立讯精密仍没有拿到苹果的NPI,这意味着该公司无法代工高端款的iPhone 14,只能代工基本款,作为第二供应商。而这种情况也代表着立讯精密的竞争对手富士康,将扭转立讯抢夺高端iPhone订单的局面。
据日经亚洲等外媒报道,立讯精密2021年约拿到3%的iPhone 13系列代工订单,并首次获得高端iPhone 13 Pro的代工订单。对比来看,富士康去年获得约75%的iPhone 13代工订单,且更高端的iPhone 13 Pro Max由富士康独家代工。
为跟中国台湾的代工厂争夺苹果订单,立讯精密正在积极扩产。
2021年12月,日经亚洲报道称,立讯精密正在江苏昆山建造一个面积为28.5万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基地,占地相当于40个足球场,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最终将拥有39条生产线。该公司目标是在苹果支持下,打破富士康和和硕在iPhone代工方面长达十年的垄断。
2021年10月下旬,立讯精密与昆山市政府举行新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数千名工人正在加快建厂速度。日媒援引的政府文件显示,立讯精密将在2022年年中左右完成其新生产线的第一期工程。当时,立讯精密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来春曾在公开讲话中表示,多亏昆山市政府帮助,该公司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到关键审批。
所谓知情人士称,借助新工厂,立讯精密将努力大幅提升其iPhone的代工份额,从2021年的约650万部到增加到2022年的1200万至1500万部。目前,立讯精密正在昆山的另一家工厂代工iPhone,该工厂于2020年夏天从台企纬创资通收购,这笔收购也宣告立讯精密正式成为首家大陆iPhone代工厂商。
日媒评论称,立讯精密新项目的庞大规模,不仅体现了该公司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也表明了苹果对中国供应商的日益依赖。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可能会重塑全球科技供应链。另一家苹果供应商的高管则表示,虽然2021年是立讯精密自主代工新iPhone的第一年,但该公司的组装能力业内同行不容小觑。
“包括立讯精密在内的许多中国制造企业不仅可以提供更低的价格,而且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快速调整以满足苹果的要求,这是苹果CEO非常看重的,”海通证券资深科技分析师Jeff Pu指出,立讯精密、闻泰科技等中国企业长期服务于小米、OPPO、vivo等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现在需要扩大市场份额,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包括切入苹果供应链。但他同时也表示,在生产能力和运营管理方面,富士康仍然是苹果供应链的领导者,并且一直是苹果新品的关键合作伙伴。
进军造车,是否为时已晚?
成立于2004年的立讯精密,与富士康渊源颇深,该公司CEO王来春曾是富士康内地工厂的首批工人。成立之初,立讯精密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连接器,2012年之后,立讯精密开始打入苹果供应链,并逐步拿下AirPods代工订单。由于是苹果供应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市值最高时超过4000亿元,不过目前其最新市值已回落到3000亿左右。
涨跌之间,是资本市场对立讯精密未来想象空间的预判。此前借助为苹果代工,立讯精密业绩曾一路走高,但随着与苹果越来越深度的绑定,也使该公司需要面对的风险更加聚焦,这次被传无缘高端iPhone订单便是鲜活例证。
自2020年开始,立讯精密的营收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明显。财报显示,立讯精密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42.42%,环比增长21.40%;但其净利润仅为161亿元,同比下降25.28%,环比下降8.01%。
尽管立讯已成功打入iPhone代工阵营,但想要争夺龙头富士康的订单并没有那么容易,日媒去年曾提到,苹果每年出货约2亿部iPhone,其中富士康代工近60%,和硕代工约30%。也因此,要想支撑另一个千亿神话,立讯精密的故事不应该局限在电子领域,当下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无疑也是其垂涎的蛋糕。
2月11日,立讯精密公告披露,该公司拟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其中,立讯拟认缴5亿元持有合作子公司注册资本的30%、奇瑞新能源认缴11.67亿元并持有注册资本的70%的股权;双方之间的合作具有排他性,即奇瑞集团不能与其他汽车代工企业合作代工造车业务,但可以独立代工业务或与汽车品牌企业合作代工业务等。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更是准备斥资百亿元收购奇瑞控股等“奇瑞系”公司股权,即拟100.54亿元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处收购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呈现饱和态势,手机代工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机遇,而汽车电动化将给代工厂带来新的可能,多家苹果代工厂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例如富士康押注汽车代工,闻泰科技进军汽车半导体,所以立讯涉足汽车业务并不令人意外。
但最大的问题是,立讯此时入局已比竞争对手慢了不止半拍。过去几年里,立讯的“模仿对象”富士康已在汽车领域动作频频,从拜腾、FF到菲斯克再到大量投资汽车工厂,该公司汽车战略已逐步浮出水面。在新能源这个热门赛道中,造车新势力如小鹏、理想、哪吒、零跑等,都在加速推出新车型抢夺市场,另一方面吉利、比亚迪等老牌车企也正在这条赛道上狂奔。
立讯能否跟上步伐,存在不少疑问。市场上有观点指出,新能源汽车赛道未来洗牌必不可免,在入局时间节点上,立讯无疑已走在同行之后。
但立讯对自身充满信心。12月13日,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立讯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为别人造好车的ODM业务,志在抓紧机会窗口拼进全球领先的Tier1(Tier1,即一级供应商,指直接向整车企业供应零部件的厂商)。
立讯精密公告截图
王来春指出,智能电动车(Smart EV)是国内汽车人百年不遇的新商业机会,会吸引很多行业新进入者,不光会给整车企业带来机会,也给Tier1厂商带来机会。Tier1的市场规模很可观,几乎是所有车企总产值的70%,大家所熟知的全球四大Tier1厂商——博世、日本电装、采埃孚、麦格纳等成立时间都在50年以上,收入规模都在300亿美元以上,但是四大厂商里没有国内企业。而前全球100大Tier1厂商中,中企也仅有8家。
“对于国内汽车行业来说,其正跃跃欲试希望借由Smart EV的东风改写汽车行业格局,立讯也希望能抓住这股东风,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先Tier1厂商。”据立讯方面透露,目前该公司ODM业务已有比较明确的落地项目,大约在未来12-18个月陆续投产。至于合资公司主要目标业务,预计将是国外传统品牌车企的业务及国内新Smart EV品牌业务。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