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中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

随着宁波市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宁波智造”“宁波服务”等新兴产业领域,需要大量的、持续的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供给。近年来,宁波市在支持政策上持续发力,实施“甬上乐业”计划,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友好城,近三年全市接收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

昨天,在市政协委员月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和宁波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资源。会前,农工党市委会与市政协社法和民宗委赴鄞州、宁波大学和市人力资源市场开展调研,先后与市有关部门、在甬高校和部分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为这次月谈会作了充分细致的准备。

宁波经济活力强、城市发展迅速,市场主体对人力资源需求旺盛,但与同类城市相比,城市人口和高校毕业生总量偏少,虽然一直重视毕业生资源的引进,但宁波市在高校毕业生引进中也有不少烦恼。“一是与北上广深相比,城市能级、产业结构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二是高能级就业创业平台不多;三是市场主体薪酬激励不够灵活且缺少竞争力。”郑坤法委员在细数调研中发现的短板后建议,“要进一步精准发力,打造青年友好城,让宁波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重要首选地。尤其是要推出一批符合本地实际的、精准管用的引才政策,如可向来甬实习就业学生提供便捷的补贴补助,对灵活就业提供相应保障等政策,彰显宁波‘亲和、包容、惜才、爱才’的姿态。”

制造业是宁波市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但谭维定委员在调研中发现,2021年全市新增就业大学生中,从事制造业的仅占23%。对830名大学生参与的就业调查结果显示,有制造业企业就业意愿的更少,仅占6.3%。谭维定委员建议,宁波要提升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首先要进一步整合提升大学生就业政策,“常规政策不落人后。建议由市人社局牵头,统筹市县两级政策,降低‘投身宁波制造’的门槛。同时强化特色政策强化导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认定机制,参照深圳、厦门等地做法,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推荐的大学生骨干人才实施个人所得税奖励政策”。

此心安处是吾乡。计允斌委员认为,要完善支撑体系,让大学毕业生在宁波安居乐业,“持续推进《宁波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在青年民生领域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制定专项政策,加快‘青年发展型’‘育儿友好型’城市建设”。

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打造“六个之都”,需要将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作胜势。委员们认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吸引青年的关键,要着力优化产业布局,让高校毕业生群体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郑坤法委员认为,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稳住宁波市就业基本盘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释放就业吸引力。他说:“加快推进港航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法务税务等备受高校毕业生青睐的服务产业集聚发展,逐步构建起业态高端、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响‘宁波服务’品牌。”

委员们还认为,企业是用人留人的“第一主体”,要通过优化产教融合生态,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王琦峰委员建议,要优化政策环境,为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提供融资服务;同时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公共平台,为高校与企业、实习需求与岗位供给提供无缝对接渠道;此外,围绕“246”等重点产业与市外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实现“游学到宁波”“实习在宁波”,最终“就业在宁波”。

除了就业,毕业后自主创业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徐波委员认为,要切实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营造适合创业的氛围,帮助他们成功创业,助推宁波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组织高校和有关培训机构,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市场开拓难、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缺乏的情况,开展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相关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创业人员市场分析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帮助搭建高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主动服务校企合作,为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学校入企调研、企业入校宣讲、学生入企实习、学生创业项目路演等提供便利和帮助,让大学生在创业前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徐波委员说。

针对灵活就业发展的特点和堵点,宁波市近年来积极改革创新,集成打造了具有宁波特色的灵活就业综合保障体系。卢科霞委员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业态,宁波市在支持和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可持续强化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供给,让“灵活就业”成为宁波市大学生就业的新常态。

林琳委员则特别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她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宁波市多举措推动在甬女大学生就业,但当前宁波市女大学生就业仍存在“隐形选择项”抬高女大学生就业门槛、“传统就业观”束缚女大学生择业、“结构不匹配”降低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等问题。她建议,要为女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妇联组织可充分发挥女企业家群体优势,组织开展校企结对、巾帼携手等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增强社会公民意识,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岗位、创造条件。各高校可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宣传支持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优秀典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