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出于目前并无大批量生产的明确计划、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考量,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于2022年11月4日暂时停工、停产。
近年来受益于药品审评审批政策改革和资本市场政策利好,我国一大批初创型Biotech登陆资本市场。作为港股18A上市公司中的一员,基石药业成立于2015年底,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
(资料图片)
从研发到成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Biopharma是多数Biotech想要完成的转型。据了解,2019年8月,基石药业全球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在苏州签约,项目总体投资10亿元,项目规划总计容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设计产能可达2.6万升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
根据2022年半年报,基石药业已完成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于2021年底如期开始试运行。启动试运行后,基石药业正在为商业规模的生产做筹备,无论是用于临床试验或是用于商业销售,这将使其自身有能力控制自身产品的供应等。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遭遇寒潮,现金流成为Biotech“活下去”的关键。从基石药业自身来看,2019-2021年,基石药业分别亏损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其中2020-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0.4亿元、2.44亿元,两年的营收总额加起来不够2021年一年的亏损。
现金流方面,基石药业账上现金从2020年底的33亿元锐减至2021年底的16亿元,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只剩下11亿元。而基石药业的研发投入未减,2019-2021年,其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3.96亿元、14.05亿元、13.05亿元。业内预测,按照这个消耗速度,基石药业现金枯竭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基石药业方面称,暂时的停工停产并不意味着公司产业化基地的关闭,公司将保留核心工作人员,继续积极接洽产业合作机会,为将来再次起航做准备,但无论是停产还是转让研发管线,都释放出一个信号,“Biotech们”正在想尽办法“御寒”。
基石药业并非业内首家对生产环节减少投资的Biotech公司。今年9月,科望医药将生产基地卖给了药明生物。根据双方的合作,药明生物吸纳科望医药的苏州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设施,同时保障其全球创新药管线的开发和生产需求。成立于2017年的科望医药主做抗体类大分子药物,目前尚未有一款自研产品上市。
此外,Biotech通过收缩研发管线获得现金流。今年10月,和铂医药宣布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HBM9161)独家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恩必普药业同意向和铂医药支付1.5亿元的首付款。更早前,云顶新耀将把开发和商业化拓达维(Trodelvy,戈沙妥珠单抗)的独家权利转让给Immunomedics。云顶新耀将预付款2.8亿美元和未来潜在的里程碑付款1.75亿美元。
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曾在“医工转化成果与投融资论坛”上提到,以港交所生物科技指数为参考,自2021年7月达到一个高点后,迎来两波深跌,最低时,多数头部公司的股价已跌至原高点的30%。系统性的深度大跌和反弹乏力意味着,这是一个非常凛冽的寒冬。对于下跌的原因,大家已形成共识,主因无非是适应症开发拥挤,创新同质化严重,估值泡沫高昂。
陆刚认为,前期累积的同质化资产依然严重过剩,出清仍需时间。当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被迫“资金面失活”,或出现频繁的管线割肉式出售这种较有“血腥味”的现象之时,可能就是反转之日。熬过冬天的优质公司,可以较容易地做到“剩者为王”。
北京商报记者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