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2008到2022,从夏奥到冬奥,北京,这座奥运史上的首个“双奥之城”,正用活力与激情,演绎中国的荣耀和自信。而他们,既是“双奥之城”的见证者,也是“双奥之城”的塑造者:可能是一家花店的诞生,可能是一次垃圾分类的灵感,可能是一次滑雪里的“意外收入”……在一系列小人物的小故事里,“双奥之城”的蝶变徐徐展现。他们不仅代表了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贡献,也反映了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动实践。

“今年冬天就不去三亚了,打算和朋友一起去滑雪,争取能学会单板。”当冰雪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家住朝阳区的市民李先生准备一改自己往年的计划,赶个新潮。

而在即将拥抱冰雪盛会的北京,冬奥气氛也已经越来越浓。不管是30元畅玩一个半小时的国贸滑冰场,还是滑雪板已经被租空的南山滑雪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将冰雪运动带到了大众的身边。

自2015年与张家口携手申奥成功后,在七年时间里,冬奥筹办与北京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舞,为包括冰雪旅游、冰雪经济在内的“冰雪+”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把所有门全都敞开,一起向未来”不仅是北京冬奥会的期许,也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期待。

“来玩的新手越来越多了”

“来玩的新手越来越多了。”作为一名滑雪教练,宋玄对群众的冰雪运动参与热情有最直接的感受,“如果说之前都是有多年经验的雪友来,现在就是越来越多的‘小白’来打卡。有的在下缆车的地方就开始摔跤,感觉又惨又有趣”。

对不少刚接触滑雪的新手来说,请教练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宋玄也因此忙碌了起来。事实上,宋玄在此前并不是专职教练,只是之前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拿到了教练资格证书,在北京工作后,偶尔会在周末兼职教滑雪赚外快。

“一般一对一的一小时教学在200元左右,以前只有在周末人会比较多,有1-2个来预约的,现在几乎天天都有,副业收入超过主业了。”虽然宋玄把转做全职教练的原因归结于此,但更多还是出于对滑雪的热爱。

涌入的客流带给宋玄的,除了收入增加,还有滑雪的魅力被更多人认可的开心。“我第一次上雪已经是十年前了,当时怎么也没想到滑雪场会跟热门景点一样这么多人。不仅教练抢手,雪场的板甚至会经常被租空。”

在宋玄看来,另外一个转变就是滑雪的受众越来越低龄化。“以前都是大人来滑,现在小孩和‘雪二代’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双减’后,周末家长带孩子来的更多了。”

不过,由于大多数滑雪场离市区路程较远,不少人还会选择前往处的冰场体验。在北京CBD的国贸商城,滑冰堪称是“人均最低的消费”。

“逛街偶然看到的,滑一个半小时居然只要30块钱,还包括租鞋,觉得很划算就去体验了一下,没想到感觉还不错。”第一次上冰,即便摔了一跤,市民小刘仍然意犹未尽,“下次有机会还想来”。

“短短几年时间,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从一开始的‘小众’和‘冷门’,逐渐成为大众心中的‘时尚之选’。”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葛军曾这样说道。

人们的热情是自发的,但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2016年,北京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和群众冰雪、竞技冰雪、青少年冰雪、冰雪产业、冰雪赛事、冰雪设施和冰雪运动人才7项配套规划,形成了“1+7”政策体系。

2020年,北京又在“1+7”政策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制定了《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各项任务,持续提升全市冰雪运动发展水

这一切也推动着北京冰雪场地设施的不断扩张。眼下,北京的冰雪场地由冬奥申办前的42座冰场、44块冰面、22所雪场,发展为82座冰场、97块冰面、32所雪场。

“工作要制冰,转型要破冰”

筹备冬奥给北京带来的机遇也不仅在冰雪场上。在京西,百年首钢完成了从火到冰、从厂到园的华丽转身。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冰上训练场馆、冬奥场馆滑雪大跳台等项目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新产业呼唤新技能,也改变了很多首钢工人的人生轨迹。随着国家冬季运动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投用,从事钢铁生产20多年的刘博强,从轧钢工、炼钢维检工,转变为保障国家队训练的一名制冰工匠。

1月4日,刘博强刚刚结束一轮高强度封闭工作,但言谈中依然满是活力:“工作要‘制冰’,转型要‘破冰’。我暗自下决心,要争口气,要‘博一把’。”

初学制冰正值北京盛夏,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刘博强第一次踏进首都体育馆冰场,后背挂的汗“嗖”一下没了。学制冰、扫冰的3个月,感冒是常态,即便到了现在,他的防寒服里仍揣着藿香正气水。

而与其他比赛相比,冰壶比赛对冰面的要求是最高的。“普通冰面一个人扫10分钟,冰壶场地4个人得干俩小时,刚干了一个半月就绝望了。”要完成冰壶场地的制冰,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

一开始,刘博强只能打下手。不让上冰也要练技能,于是他就借来“打点”壶,晚上8点后厂区没人了,在场馆外的马路上按照要领,默默练。2个月里,刘博强在那条马路上来回走了140多公里。

彼时,首钢冰壶馆邀请了来自加拿大的制冰师吉米进行指导。但除了技术外,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为此,刘博强还花了600多块钱下载软件学英语,时间久了竟然能做到和吉米简单交流。

一个偶然的机会,吉米临时安排他上冰“打点”试手,他凭借之前的练经验,一下子成功了,吉米当场决定让他从此正式上冰。那天晚上,刘博强兴奋得一宿没睡着。“想到去开制冰车,想到国家队在他制好的冰上训练,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工作渐渐熟悉后,刘博强也体会到了冰壶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他的愿望。“冰壶是一项很适合中国人的运动,和其他靠爆发力的项目比起来,冰壶更多靠的是智慧和技巧,并且老少皆宜,危险很小。”

1月16日,刘博强又要投入到下一轮的闭环工作,为冬奥会赛场和运动员训练的保障贡献力量。

“家门口的盛会,一定有商机”

乘着“冬风”,北京的冰雪正从“冷”资源变身热经济,“冰雪+”也为北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可能。例如在旅游方面,2021年,北京市文旅局举办了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活动,汇集滑雪、登山、徒步、自驾、美食、网红打卡地等多种元素,共推出了22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吸引各方来客。

而在延庆,筹办冬奥让地区发展全面提速。海陀山下,不少居民因为冬奥会的举办,将自己家里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家门口的盛会,一定有商机。”

不仅如此,市文旅局与市体育局还联合开展了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申报推荐及评审工作,“密云南山滑雪场”入选“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北京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入选“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

此外,还有11个滑雪场、四季型景区、冬季体育赛事等入选“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这些高质量冰雪旅游项目供给,培育了消费新热点,创造了消费新需求,促进了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更重要的是,冬奥会带给北京的,并不仅仅停留在北京。2019年12月,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正式通车,河北张家口正式进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

这条高铁,是北京冬奥会推动区域协同的生动缩影。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包括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为实现三个赛区无缝连接,京张交通路网的加速建设不仅将高水保障冬奥会的需求,还进一步推动构建起京津冀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比如张家口的崇礼,过去以矿业开采为核心产业,现在旅游正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昔日默默无闻的塞外小城,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冰雪小镇。

如今,崇礼已经有高速过境、高铁直达,建设了2座高铁站,修了6条隧道,打通很多乡镇道路连接。从北京到太子城,高铁仅需54分钟。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便捷了崇礼和北京的往来,也为越来越多的冰雪爱好者提供了便利。

坐着高铁去滑雪,正是不少北京市民的选择。“以前去崇礼路程将5小时,现在不到1小时。”作为在北京的“雪友”,刘文曾第一时间享受到京张高铁开通后的红利。

不过很快,崇礼的滑雪场将封闭,全力迎接冬奥会的到来。这让刘文觉得既失落又期待,“虽然不能去熟悉的场地滑雪,但随着冬奥会的热潮,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