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企业是源动力。今年年初,海安市建立重点工业企业“白名单”制度,精准服务解难题,加快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提升,为我市锤炼“看家本领”,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白名单”工业企业,是政策支持、要素保障、重点帮扶的对象,可优先享受支持政策性扶持资金倾斜,优先保障用电、新增用能要素需求,重点保障信贷需求,享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便利等,从而提高企业劳动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科技贡献率,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这些企业均从我市拟上市挂牌企业、“5123”领航培育企业、重点科创类企业和“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中遴选而出,目前已有2批累计106家企业列入该名单。
新春伊始,市委书记于立忠调研“白名单”企业工作马不停蹄:2月17日,赴天楹集团开展调研;2月18日,赴亚太科技开展调研;2月21日,赴联发集团开展调研;2月23日,赴铁锚玻璃开展调研……“成立专班、调集专门人员,由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用足用活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我市坚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通过现场办公,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第一时间听到企业声音,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问题,先后梳理出重点企业发展难题36项,并落实职能部门逐项限时办理解决。
我市为“白名单”企业开辟了服务“绿色通道”,各职能部门合力支持“白名单”企业相关培育工作。今年以来,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加速推进冠优达、弘盛新材料搬迁项目、存量项目节能审查工作。目前,冠优达搬迁项目、募投项目已取得能评批复。冠优达存量项目以及弘盛新材料新上项目,近日将报省发改委审批。市住建局全力支持企业办理房产证、消防验收等相关手续,为企业提供最优营商环境。市工信局对近20家“白名单”企业“一对一”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服务型制造”等项目申报类服务,对项目申报要求、申报指南的最新变化逐一答疑解惑。
“目前是否落实环保专职管理人员”“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如何落实到位的”“在生态环境部门日常的执法服务中是否有好的建议”……4月中旬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走进铁锚玻璃、骏昌科技等企业开展现场环境“体检”,对照“体检清单”,对症“开方抓药”,以“管家式”服务,消除企业环境管理盲点、堵塞漏点,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目前已完成35家,帮助企业发现环保隐患67个。
今年,我市还启动了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为精准推动优质企业对接北交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充分运用“白名单”机制,与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每月沟通对接,涉及权证办理、历史沿革确认、“能评”“环评”等重难点问题加快破解,全力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
今年1—5月份,瑞恩电气完成北交所辅导备案,互邦电力、昌荣机电、凯奥净化、科星化工4家企业完成北交所入轨,泽宇森、睿木机械2家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
统筹做好企业对接和精准服务,我市建立了保障“白名单”企业加快发展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并对“白名单”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每半年评估复核一次,适时进行调整补充。
重点工业企业“白名单”制度是我市力促重点企业提速转型、多元发展,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一次有效探索。从该制度的实施效果来看,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1—4月份,海安市实现全部工业开票销售760.4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幅19.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2.5%;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1家。1—4月份累计工业用电量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