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满载卫浴产品、体育用品及户外休闲用品等货物的“远顺6666”轮徐徐离泊,从凤山港出发至上海洋山港。这是今年以来上港集团ICT海安项目第5航次起航。自去年ICT项目启动以后,集装箱进入海安ICT场站就视同进入上海港,为苏中、苏北的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商贸繁荣,物流畅通,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能级提升、集聚集约,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的脉搏从一组组数据中可见可感:今年1-4月份,我市服务业应税销售361.64亿元;新增月度入库规上企业31家;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增长18.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04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57.73亿元。今年1—5月份,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共完成货物到发量70.63万吨,同比增长10.6%,其中,越南班列开行18列687车1374标箱,货值近4000万美元;铁海快线开行233列8710车共17420标箱;凤山港集装箱吞吐量6621标箱;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区货物值约2亿美元。今年以来,已开行3列保供上海专列,共计100车2800吨民生物资,包含防疫口罩、防护服、大米、面粉、鸡蛋、海鲜、蔬菜、食用油、纸等品类。
良好势头背后是项目建设的不懈坚持。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开展精准化招商,不断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以优质服务促进项目快实施。全市上下不断强化时效意识、拼抢意识、争先意识,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围绕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产能释放等关键环节,全力破解土地、金融等要素制约,以更快的节奏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科学布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我市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结构,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现代物流方面,持续增强商贸物流园的平台带动效应,加快海安班列公司筹建进度,迅速实现实体化运作,推动海安—东盟班列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开行至老挝、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班列线路;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围绕美好生活现代需求,瞄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升级改造现有核心商圈,构建多层次商圈体系,加快培育服务经济新增长点;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以赋能先进制造、融通产业循环为导向,大力引进培育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落户,打造区域性跨境电商中心和平台服务高地。
丰富的业态、崭新的项目……我市正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