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涨价压力大
经历“芯荒”、“锂茫”和“妖镍”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涨价潮袭来:威马、比亚迪、特斯拉、小鹏、哪吒等新能源车企陆续发布涨价公告,涨价幅度从千元到万元不等。其中,特斯拉更是一周内三次上调国产Model Y车型售价,涨价幅度达数万元。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上涨,这是全球汽车产业在共同面对的挑战。奥动新能源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消化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经营压力。”3月31日,奥动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四轮电动汽车迎来涨价风暴,两轮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以及自行车等也在承受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近日,中信证券撰写研报表示,自2021年年初以来,几乎所有主流电动两轮车主机厂均多次提高终端产品售价。而2022年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再次加速上涨,推动终端的进一步提价。
“涨价主要受原材料、物流、用工等方面因素影响。”3月31日,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成本上涨已经出现一年多时间,压力从上游的原材料传递而来,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变速器、飞轮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以及整车制造商。
业内人士提醒称,中下游的企业要做好原材料的风险管理,尤其要做好像共享两轮、电动车、新能源车等行业制造成本的风险管理,但因为许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接下来很有可能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骑行费用会有所提升。
两轮电动车成本上升
新能源汽车迎来涨价潮后,多款电动车、电动自行车也接连发布涨价通知。
近日,小牛电动在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发布涨价公告称:受上游锂电等原材料大幅上涨,小牛电动将于4月1日对全系锂电产品零售指导价进行一次上调,上调金额200~1000元。
同时,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广州市电动车专卖店了解到,雅迪等品牌也已经上调价格,一名雅迪电动车专卖店的店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去年年末,雅迪电动车就已发布涨价通知,每款上调100~300元。
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到今年年底之前,在浙江、湖北等五省份,佛山、西安等数十个城市,超标的电动自行车将面临淘汰。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各电动自行车品牌陆续上调价格,涨价幅度大的甚至超千元。
涨价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开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迅速,企业利润空间压缩不少。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工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属价格涨幅带来成本增加,一个电机价格相应增加20%~30%。”
除电机以外,锂电池用到的锂,还有外观件用到的化工原料都在不同程度涨价。数据显示,去年年初开始,中国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以动力电池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价格为例,在2021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年底则涨到29万元/吨,仅仅一年涨幅就高达480%。进入2022年,碳酸锂的涨幅丝毫没有放缓势头。3月下旬,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已经涨到每吨49万~51万元。
针对原材料涨价的问题,主管部门、相关企业也都在积极出谋划策,促进行业正常发展。在近日召开的锂行业运行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上,工信部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自行车也加入涨价行列
除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中国是全球第一的自行车生产国与出口国,全球自行车贸易量中超过60%来自于中国。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行车出口量已经增长至6926万辆,出口金额也达到51.08亿美元。
2020年以来,自行车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缓慢抬升,导致车架车把、变速器等自行车零部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在央视财经的采访中,深圳一家自行车生产企业的高管坦言,从业以来,第一次经历如此长时间的原材料涨价潮。“铝锭是做自行车的核心零部件,在自行车的成本构成中占比20%~30%,它的价格已经从原来的13000元/吨,涨到现在的23000元/吨,上涨幅度超过80%。”
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与行业生产相关的钢、铝、铜、塑料、轮胎等原材料价格随之上涨,上游价格变化传导至中游的零配件和下游的整车。
以铝为例,在供应方面,全球最大铝土矿生产国之一几内亚出现动乱,牙买加和巴西炼油厂出现停产,均加大铝土矿的采购难度。在需求方面,中国推进“双碳”战略,铝被广泛应用的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两大产业增长迅速,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高铝价。
赛特莱特(佛山)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自行车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主要生产车灯和反光片。3月30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金属材料、塑胶原材料以及电池的涨价,都对我们有直接影响,原材料整体上涨了15%~20%。”
上述相关负责人称,原材料持续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为降低成本压力,不得不上调产品出厂价格,涨幅为5%~10%。
目前,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使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竞争格外激烈,考验着企业的经营能力,包括共享两轮企业也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压。有分析人士指出,后续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可能需有所涨价才可部分抵消成本提升带来的运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