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北京冬奥会期间,无论是开幕式的“超级地屏”,还是赛场上的“千里眼”裁判,奥运场馆内外层出不穷的“黑科技”都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承办超大型国际赛事的体育场馆运营压力不亚于管理一座小型城市,同样会面临由大规模观众数而引起的网络使用超负荷、场馆周围交通拥堵以及公共安全隐患等城市问题。因此,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的数智化升级尤为重要,也为智慧城市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验室”。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发展智慧基建的重要性,IEEE专家、河海大学教授、物联网工程研究所所长韩光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顾仁涛博士等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更强承载力的网络基础设施造福线上线下观众

如今,在“5G+”网络应用全方位落地开花的背景下,无论是亲临现场还是在线观看,体育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观赛体验。比如北京冬奥会的多个比赛场馆内都设有基于VR技术的全景直播道具,让观众在家中就可通过手机屏幕选择不同的位置、角度来进行手机端的“主动观赛”和多维度观赛,实现极致的“临场感”。韩光洁教授说:“AR/VR提供了更多信息互动的可能性,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

除此之外,承载力更强的网络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在现场观赛的体育爱好者。IEEE终身高级会员Raul Colcher表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满足体育场馆监控人流进出、引导观众快速找到座位,以及通过面部识别进行支付等现场服务需求。例如北京冬奥会场馆的“鸟巢”“冰丝带”都提供了AR+AI路径导航服务。

当然,以上智慧观赛新体验得以实现的同时,也对本来已负荷数以万计观众的体育场馆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网络要求。IEEE专家Raul Colcher表示,“要在人口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实现这一切,必须在公共和专有网络中提供新的电信资源。”IEEE高级会员顾仁涛教授认为:“高密度的无线通信覆盖和高效率的动态宽带布局,将有助于解决体育赛事现场的高密度人流会带来的通信难题。”

物联网传感器在能源效率优化上有巨大潜能

大型体育赛事还会面临巨大的能源消耗问题——体育场馆在比赛时间段、休息时间段都会消耗大量能源,而且电网的较大频率波动也有可能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用电。因此,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来自动管理和调节体育场馆的照明和电力消耗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解决方案。例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灯光团队,通过物联网技术控制每一个LED等中的三种基准色的256级灰度以产生一千多万种颜色,以实现灯光照明的智慧管理。

韩光洁也肯定了传感器在基建中的重要性,传感技术加持传统的基础设施是一种必要的更新,从物联网传感器得到的传感信息可作为大型体育场馆基础设施运维的综合数据库。同时,通过对其进行训练得到的反馈,还可以实现使其得以改善,从而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备受瞩目的大型体育赛事除了可能会造成“网络大塞车”外,更直接的是,会面临当大量观众人群同时抵达或离开时造成的场馆周边,甚至是居民区的交通堵塞。IEEE会员Bilin Aksun Guvenc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优化观众往返体育场的出行体验,例如帮你保留停车位或是实现车辆自动停车,这样人们就不必因堵车而在车里等上几个小时。”

IEEE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致力于为人类推动科技进步。通过其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引用的刊物,会议,技术标准,以及各种专业活动和学术活动,在全球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计算机工程、新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神经网络、无线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发展上走在了前沿。IEEE搭建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舞台,开展学术及科技交流活动,发展不同的科技和学术平台,希望建立活跃的学术和技术创新生态,助力下一代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与壮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