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债券市场“资产荒”现象严重,叠加外部因素扰动以及资本市场波动显著,加剧投资者资产焦虑情绪。而债券市场在没有充足资产配置选择的情况下,愈发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城投市场,对城投市场进行“刨根问底”,以期挖掘剩余的价值。我们将从定量与定性双维度作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债务情况和今年热点事件,重新审视四季度配置策略。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地方政府压力与经济增长任务,由点及面推动债务置换和适度重组等方式对城投“减负前行”或成为2023年城投新的周期序章。

对城投市场的研判离不开对宏观经济的观察。


【资料图】

对宏观经济数据的观察研究可以了解当前政府收支状况,从而从侧面反应当前城投市场的基本情况。2022年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6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44万亿元。分地区来看,大部分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债务压力增大。

城投平台报表观察难套用传统产业分析框架。

城投平台由于其自身盈利模式的特殊性,对传统经营性指标的关注无法全面反应其资质,从而应综合考量在建项目和政府往来款等数据。资产端来看,地市级城投平台总资产规模领先,区县级资产规模增速快;城投平台在建工程总规模及占存货总资产之比均下滑。债务端来看,受土拍市场降温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有息债务虽无扩张趋势,但结构趋于短期化,需注意短期偿债压力。

2022年以来城投市场热度不减。

今年以来城投市场也发生了许多热点事件。站在三季度末,再次回头看前三季度的城投热点,或许会多一份理性。2022年1月,“国发2号文”中提到允许贵州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协商采取适当的展期、债务重组,点燃了城投市场的第一把火。4月“央行23条”提到要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则让市场仿佛回到了吹响城投集结号的时点。而此后两次隐债通报则是彰显监管部门对于隐性债务防控的决心。除此之外,遵义道桥、云南康旅等点状舆情也不断,而市场对此已显得波澜不惊。

未来可能由点及面推进债务置换或适度债务重组工作。

云南康旅拟提前偿付存续债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部分媒体借此大肆宣扬城投风险外溢。而通过观察市场实质性的反应,云南省城投利差在此次事件后并未走阔,城投市场所受的影响往往没有媒体宣传的这么大。前有重庆能投,现有云南康旅,部分地区点状的债务置换或重组工作已逐渐开始。当前,城投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市场也已接受目前已开展的债务处理工作,对未来的进一步推行也形成了一定预期,未来可能还会有由点及面的债务置换工作。

高等级长久期与短久期做下沉各有优劣。

当前主流的城投债收益挖掘策略有两种:一是对高等级城投债进行拉长久期;二是对短久期城投债进行资质下沉,两种策略也各有优劣。当前高等级城投债期限利差处于高位,适当拉长久期的策略有较大的收益空间,但考虑到机构负债端压力和不同地区城投主体的偿债压力,拉久期也提高了未来不可控风险。而短久期城投债下沉资质虽然理论收益更为“美妙”,但易面临如遵义道桥、云南康旅等点状舆情的冲击,甚至引发流动性冲击,因此下沉资质更需谨慎。

风险因素:

城投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目标城投公司统计出现误差。

(明明为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