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特步国际(01368.HK)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业务营运状况。公告显示,期内特步主品牌零售销售(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同比增长30%-35%。当期其零售折扣水平约为7.5折,零售存货周转约为4个月。国货运动鞋品牌再次吸引外界关注。

特步2021年年报显示,该集团已经实现收入破百亿人民币的目标。放眼整个行业,安踏、李宁等国货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或将终结耐克和阿迪达斯等“洋货”在中国运动品牌市场长达17年的垄断地位。但遗憾的是,研发支出远远低于宣传费用,依旧是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底色。

特步国际公告截图

继安踏和李宁之后,本土第三家营业额破百亿的鞋服厂商诞生

与李宁、安踏一样,特步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特步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市,2008年6月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该集团主要从事体育用品(包括鞋履、服装和配饰)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营销及品牌管理等。自2001年成立后,该集团的主品牌“特步”拥有超过6100家零售店,全面覆盖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海外地区。其旗下国际品牌还包括盖世威、帕拉丁、索康尼及迈乐等。

天眼查截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特步集团收入100.13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相较2017年的51.13亿元人民币实现翻倍增长。其中,特步主品牌的收入8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上升24.5%。特步因此成为继安踏和李宁之后,第三家营业额破百亿的本土鞋服厂商。

特步国际对此表示,这主要是由2021年下半年超过34%的收入增长所推动,因此相较2021年上半年的12.4%有显著增长。同时,2021年特步集团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39.1%提升至41.7%;特步集团经营溢利增长52.1%至人民币13.96亿元。

特步国际财报截图

研发费用率不到外国竞品的1/5,国货崛起路漫漫

咨研机构Euromonitor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中国运动品牌市场就被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洋品牌”牢牢占据市场的头二把交椅。国产运动品牌连续十七年难以打破耐克和阿迪达斯构筑的“双超”垄断地位。看似牢不可破的“双超”格局,如今正在悄然变天。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运动鞋服整体市场规模达3718亿元,同比增长19.1%。同期耐克中国营收510.2亿元、安踏体育营收493.3亿元、阿迪达斯营收343.4亿元、李宁集团营收225.7亿元、特步国际100.1亿元。中国本土品牌,大有赶超之势。

但客观上来看,研发费用不足,依然是中国企业共同的问题。年报资料显示,2017-2021年,特步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2.6%、2.4%、2.7%和2.5%。营收逾200亿的李宁,2021全年研发开支为4.14亿元,同比增长28.2%;但研发开支占总收入比率却从2020年的2%滑至1.8%。

同期营收规模最大的安踏体育,在研发上的投入为11.3亿元,研发强度(收入占比)仅为2.3%。

反观行业霸主阿迪达斯和耐克,其研发费用占比则接近10%。

2021年,特步广告及推广费用占收入的10.2%,约为研发费用的4倍多。对于有志于在2025年主品牌营收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关口的特步而言,叫卖的同时还能叫好,也同样重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