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巡察组谈话发现的这个疑问,我们明天可以继续查一查他们的资金流向……”5月9日晚上8点,扬州市开发园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专项审计组会议室灯火通明,巡察组和审计组正在进行每天例行的“碰头会”。
这是扬州市正在探索研究的“巡审结合”工作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该市积极探索研究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深化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实现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拓展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双剑合璧”,提高工作效率
“审计组要在巡审联动模式下积极研究审计的新路径,把推进审计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形成监督合力。”这是扬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春山在审计小组进点时提出的要求。
目标在心中,行动在前方。审计组在巡审结合的模式下,找准推进研究型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和宏观管理职能作用,探索研究融合式巡审联动,与市委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巡察工作相结合,第一批分别组建2个巡察组和2个审计组,巡察干部和审计干部共35人,同步进驻被监督单位,分工协作,联动处置,是扬州市审计局参与力量最多、步调最统一、覆盖面最广的一次联动监督。
“光实施方案我们就和巡察组研讨交流过8次,从实施时间、组织方式、审计内容等方面全方位、全环节打磨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小组副组长曾金鸾介绍说,最终明确审计重点为关注建设用地监管、园区土地资源盘活以及土地出让及收入管理等方面,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做到“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揭示问题背后的症结,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同频共振,信息充分共享
“巡察权威性与审计的专业性相结合,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大家互相取取经。”巡察组副组长杨道龙说道。
那审计组与巡察组如何互相“取经”的?审计和巡察过程中,双方取得的资料完全共享,巡察组把巡察工作底稿、信访举报情况等提供给审计组,审计组把平时信访举报较多的问题列为重点审计内容。每天晚上两个小组利用碰头会开展“头脑风暴”,归集当天形成的审计取证单和巡察工作底稿并互相通报,及时沟通反馈各自发现的问题疑点,对工作中发现的系统性、倾向性、政策性等共性问题共同分析研判,明确需要进一步了解或查证的内容,共同商讨着力点和突破口,为对方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巡审结合的项目,既是工作又是学习,让我对巡察和审计工作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审计组成员邹燕说道。巡察组和审计组的交流研讨的过程也是审计人员学习成长的过程,审计监督和巡察监督联动实施,形成了“1+1>2”的监督效果,也淬炼出“巡审尖兵”,从实践经验中逐步构建起一个有目标、有平台、有途径、有制度的巡审复合人才培养体系。
打好“组合拳”,优化成果运用
“我们会把部分审计成果运用在巡察报告中,借力打力开展巡察工作,会使巡察报告‘含金量’更足。”巡察组成员刁仁道介绍道,通过查阅往年的被巡察对象的审计报告,巡察组能够客观全面了解其财务及管理情况,将审计成果转化为巡察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升巡察工作的成效。
审计人员充分利用审计监督的技术手段,“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查摆问题,落实责任,使审计更有针对性、实效性。驻点期间,巡察组针对巡察发现的专业政策适用、存疑问题认定、财务管理等事项,充分发挥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精,善于捕捉“蛛丝马迹”的特长对相关事项进行挖掘,对于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敏感事项和重大问题,履行程序后及时移交巡察组进一步核查,形成问责线索后移交有关单位,形成有效震慑。
下一步,审计组和巡察组将结合双方查出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处置,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念“紧箍咒”、早打“预防针”;对可以立即整改落实的有关问题,要求被巡察单位即查即改,决不能将发现的问题“束之高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督促巡审成果有效落实。(徐磊、金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