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本政府计划将云计算服务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特定重要物资”,并将加强日本本国的“国产云”。实际上,日本不是第一个把云计算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国家。中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年来都在持续加大对云计算的投入。伴随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云计算大国之争愈演愈烈。

云计算是社会基础生产力

“面向未来,云计算是社会的基础生产力。”在2021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曾表示,“科技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既要追求先进技术,也要思考如何与整个社会共享科技飞速发展的成果。”

《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指出,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就会给数字经济带来3.5‰的贡献,推动GDP提高1.8‰。调研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算力发展趋势与经济发展趋势大致相同,并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数据显示,美国计算力指数得分为77分,中国为70分,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得分在40至50分之间,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得分均低于40分。而当一国的分数达到40分、60分后,计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对GDP增长的推动将分别提高1.5倍和3倍。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贯穿在所有关键基础设施之中。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只有云计算能够满足如此规模的算力需求,因此世界各国都对云计算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云计算如同一股清流,让企业在危机中保持竞争力,也让国家经济发展彰显出强大的韧与活力。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它是数字基建的技术底座,数字经济所有的产业、模式等都可以很好地嫁接在云计算这个服务台上。因此,很多国家都把云计算上升到了战略高度。”中国社科院金融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互联网与服务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黄浩分析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建立在ICT基础设施之上,传统IT基础设施正在向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转型,比如以前数据存储在单机上,而现在基本上都是在云端集中化存储,这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做支撑。从安全角度来看,百年变局和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各国均加速网络安全产业布局,而云计算正是一项关键技术。

日本技术创新能力不容小觑

日本云计算布局开始得并不算晚。由于本土资源匮乏,日本总务省早在2010年5月就发布了《智能云研究会报告书》,提出“智能云计算战略”,希望借助云台建立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随后,日本创新计划和云计算特区计划相继发布。

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成立由产业界、学术界专家组成的“云计算与日本竞争力研究会”,出台了培育创新、完善制度、营建台等三位一体的推进政策。

诸多日本企业主动参与到云计算的研发与应用中。彼时,日本三大电信运营商NTT、KDDI和软银成为本土云计算发展的主要推手。富士通、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日立等大型企业也积极通过云计算向社会提供服务。一些典型案例出现在交通、医疗、影视、电力等领域。

2013年,美国商业软件联盟曾对占全球经济总量80%的24个国家云计算实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日本因其良好的云计算应用环境及云计算技术水位列第一,而中国云计算实力则被排在了倒数第四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垂直的官僚机构”加剧了该国的数字化困境。日本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IT战略专家此前向媒体透露:“举例来说,日本中央政府每个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开发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彼此不兼容。”另一方面,日本行政机构、行业系统、各大企业集团隐私保护意识强烈,且相互之间长期割据,这让数字化本应带来的畅通、便捷很难实现。

数字经济发展的滞后让云计算在日本的普及与发展大不如前。公开数据显示,美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目前已经占到全球云市场的44%;中国占比也已达到16%,且增速全球第一;而日本仅占4%。技术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云计算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到全球云计算专利总申请量的47.85%和30.32%。日本虽然排名第三,但与前两名已经拉开了较大距离。

“云计算是规模经济,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日本云计算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其本土市场,都缺乏充足的成长空间。”黄浩分析说。这一点在日本本土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资料显示,2020年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三大美国云巨头在日本云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1年的5%~10%上升至60%~70%。

黄浩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云计算会继续快速向前发展,这个趋势非常明确。日本把云服务列入‘特定重要物资’清单是理所当然,也是大势所趋。”

“有一点不容忽视,虽然中国和美国目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日本的信息技术在国际上依然具备很强的优势和实力。”尹振涛说。

欧盟仍是云计算的“追赶者”

据了解,欧盟的云计算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与服务托管商。然而,非欧盟企业通过在欧洲建立数据中心提供本地化云服务抢占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年来,为减少对海外云服务商的依赖,德国和法国联合倡议和牵头启动了欧洲云计划Gaia—X,旨在建立一个欧洲主导的数据基础设施,成为欧盟的“母云端”,并通过创立通用云标准、参考云架构和互操作要求等,提升自身话语权。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2021年6月透露的数据,除了来自德国和法国的22家创始公司外,共有212家公司加入。

赛迪顾问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学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理论上讲,Gaia-X可以依托德国电信、达索系统、西门子、博世等大型企业身后的生态体系,占据一部分确定市场,但如何统一协调这些不同领域大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分配好各自的利益和责任是一大挑战。

同时,欧盟陆续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数字市场法》《数字服务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框架,欧洲议会还发布了《欧洲的数字主权》报告,以增强欧洲数字创新能力。此外,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云计算发展战略。

然而,受到信息技术研发滞后、企业上云热情有限、投入资本不足、数据监管严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欧盟云计算发展步伐依然相对缓慢。知名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的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4的欧洲企业在生产中使用公有云服务器、私有云或混合云超过4年,多达1/3的欧洲公司表示他们正在探索云计算,但尚未实施。

中美云计算构成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历届政府始终将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先后推出《美国政府云计算技术路线图》、云敏捷(CloudSmart)战略、《云战略草案》等,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鼓励创新、生态搭建等方面为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同样高度重视云计算发展,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与云计算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在“十四五”规划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提及云计算、数字经济等,在云计算系统设计开发和部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运营规范、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下了大力气。

产业链是中美云计算发展的一大热门看点。中美云计算构成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云计算在基础资源IaaS层的发展相对成熟,美国云计算则已从IaaS层转向了更高价值含量和利润空间的PaaS、SaaS层服务。而PaaS和SaaS是承载应用的服务,代表云的使用深度和成熟度。举个例子,中国国内至今仍未有营收突破百亿元的SaaS企业,而美国SaaS巨头Salesforce营收早已超过260亿美元。

实际上,云计算产业链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止是IaaS、PaaS和SaaS,还包括上游芯片厂商和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提供商,以及下游云原生应用商、台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美国云计算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头部企业,并在其周围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配合。而中国在芯片、服务器等关键环节还有缺位,产业链生态也有待完善。

黄浩指出:“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需要长期的基础科研、工程水、配套法律机制等综合能力的积累,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不仅要坚持市场化运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还要通过配套制度规范促进和保护竞争,给足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成长空间,增强市场活力。”尹振涛也表示,标准制定很重要,只有成为标准制定者,才能真正掌握行业话语权。

云底层核心技术是另一大看点。在云计算基础技术方面,美国在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技术(SDN)、存储技术、分布式计算、OS、开发语言和台等核心技术上构建了技术优势。中国正在奋起直追。Gartner报告显示,中国云技术在计算能力、安全技术、数据库、Serverless等领域已实现世界领先。

如果说云计算大国之争主要看中美,那么中美之间的云计算较量还得看头部企业。在2021年全球IaaS基础设施市场中,亚马逊AWS、微软Azure持续领跑,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2%与21%;谷歌云在2021年以8%的占比份额取代阿里云位列全球第三。根据财报,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利润率分别为29.79%和44.22%。反观国内云计算企业,仅有阿里云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透露,2021年实现了13年来的首次年度盈利,不过利润仅有11.46亿元,在其千亿元营收中的占比微乎其微。

不过,中国云计算企业凭借高速发展优势,正在逐渐缩小与国际领头羊的差距。阿里云在亚太市场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过去三年海外市场规模增长10倍以上。腾讯云、华为云、Ucloud等纷纷走出国门,同样在海外建立了一定知名度。运营商云、浪潮云等拥有央企、国企背景的云计算企业也逐渐走向台前。在Gartner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报告中,前六名中美各占三家,双方分秋色。

产业链方面,中国云计算企业也在抓紧时间补短板。比如,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云操作系统飞天、云芯片倚天710、神龙云服务器等,部分能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华为自主研发的两大开源操作系统——鸿蒙与欧拉,为云计算发展提供底座支撑。三大运营商大力推动5G、6G技术发展,也加速了云计算的普及。

另外,中国云计算企业的应用实践已向行业纵深发展。首届云上冬奥、春运线上购票、春晚抢红包、“双11”“618”消费节……云计算与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云应用无处不在。根据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中国云支出增长45%,总计达到274亿美元,2022年有望创下新高。

整体来看,由于中美IT市场成熟度有别,云计算产业差距仍然存在,但年来,中国云计算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云计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