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二开始白手起家创业,用8年时间将公司营收做到1800万;他,从大学创业园起步,现在已是全国农村优秀创业创新带头人……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杭州高校。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据教育部近期统计,近五年来高校毕业生中有创业大学生54.1万人。
创业初期,哪些“硬雷”一定要避?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为此,记者采访了从大学生创业园起步的创业者,听听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从大学创业园起步的他们 团队中半数以上人员都是校友
“8年前只有4个工位,现在这里300多平方米都是我们的办公区。”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园里,耿磊指了指不远处一排排的小隔间,近20位员工正忙碌着,不断有学生前来咨询关于专升本培训、技能证书考证等问题。
耿磊的这家公司创办于2014年,主要提供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当时的他还在读大二。谈到创业初衷,他笑着说:“缘于自己想读专升本。我问了一圈,当时教培市场中还没有成熟的专升本考试培训机构。”
于是,很有生意头脑的他抓住了这个商机,一干就是8年。公司的业务也从职业教育培训拓展到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8年来公司每年营收平均增速30%,去年总营收超过1800万元,员工队伍也不断壮大。
“是杭科院的创业园给了我发展的平台,所以我对学校有着很深的感情。”耿磊向记者介绍,公司大半员工均为杭科院毕业,根据学弟学妹们的业绩贡献值,他每年都会拿出15%股份的利润进行奖励。
王康2016年毕业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之后自己创建公司,如今公司年产值已达2000余万元。和耿磊一样,他对母校也有着很深的情结,在他团队的30位业务骨干中,20人都是杭职院毕业生。“公司现在已步入稳定期,校友之间的这份凝聚力是我们成功的砝码。”
创业近10年的老学长真诚提醒 合同风险等“硬雷”一定要避开
说起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几位“过来人”坦言:有些难关没法躲,但有些“硬雷”一定要避。
“合同风险”,首当其冲。“刚毕业,法律意识不强,谈合同时稍不留意,就可能让公司‘背上大锅’。”看过身边太多的教训后,耿磊总结,虽然创业初期资金并不充裕,但每年三四千元法务外包的钱不能省。
已创业12年的汪琰斌也很有感触,他毕业于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读大学时,就在学校创业园里开展过3年的绿植销售,当时做合同、谈合同都需要到处找人咨询。他羡慕地说:“现在学校园区升级了,配套了财务、法律等各类专业资源,学弟学妹们要好好利用!”
业务开展得顺,一年半载后,不少人往往就想着拓展新业务。但过早开展多元业务,是几位“过来人”认为又一排得上号的“雷”。“摊子铺大了,收不回来或者没法兼顾,都可能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这样的事在创业园也常会发生。”他们提醒说。
总结那些失败的案例,耿磊进行过复盘,他小结了三个关键点:市场竞争未进入饱和状态、在当前市场拥有一定的资源、团队里有业务素质过硬的负责人,“只有这三要素齐全,才是创业的合适时机”。
大学创业园是不错的事业起点
多关注当地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
尽量选择从大学创业园区开始创业,也是几位“过来人”共同的感受。“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便利,能让公司初期走得更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杭科院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27人先后注册公司。为了鼓励和支持这些学生,学校除了开设相关辅导课程,还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学校对入驻创业园的公司,毕业三年内免房租、水电费等,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杭科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曲海洲说。
就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谢天宇就是其中之一,他和三名同学共同创立的文化传播公司,已免费入驻校内的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富阳)。“不仅省了创业成本,一栋楼里大家还可以时常分享经验,好处真不少!”他笑着说。
创业初期,除了可以享受学校的资源,“过来人”还提醒“一定要多关注当地政策”。对于支持大学生创业,杭州及各区县都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汪琰斌就提到,当时他在农业种植领域开始创业尝试,“因为资金问题,差点就放弃了,还好及时关注到当地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顺利拿到贷款,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