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成效评估体系现已初步构建完成。”在4月28日召开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城市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这一体系通过生成“数据要素活力指数”,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进展。
当前,我国具备数据规模大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如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成为各个行业的新课题。城市作为数据要素应用主体、数据要素治理单元、数据经济载体成为数据要素价值体现的最佳着力点。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曾毅在会上指出,应围绕数字城市建设开展系统布局,以科技创新支撑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全过程。
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如何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进而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呢?
(相关资料图)
探索新的评估评价体制
此前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中要求:构建适应数据特征、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彰显创新引领的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
彭森表示,为做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工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与中国电子共同组建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并开展了系列工作,未来,还将依托数据要素活力指数平台开展多层次挖掘分析,形成年度白皮书、滚动指数报告等矩阵式成果体系,全方位赋能政策制定、改革深化和理论创新。
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陆志鹏认为,“数据二十条”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数据二十条”的总体要求,中国电子针对数据要素化治理中确权、计量、定价、安全等难点,研发出数据要素加工交易中心、安全可信数据空间等多个融合创新产品,并在徐州、德阳完成验证与落地。
会上发布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白皮书(2023年)》依据“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成效评估体系”,从数据制度建设、数据供给、流通交易、价值释放、安全治理五个方面梳理了全国省市的改革成效及面临挑战,并提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十大趋势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举措建议。
以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实践落地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林文斌介绍,推进数字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福建正在实施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城市感知网络建设工程,不断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全力打造数字应用。
曾毅表示,中国电子通过构建自主安全的计算体系夯实数字城市安全底座,打造系统级平台型产品“数字政务操作系统”,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成立央企首家数据产业集团,激发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城市建设。
据介绍,中国电子通过“数字政务操作系统”“安全可信数据空间”等数字技术成果持续服务各地数字城市建设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广州,数字化手段正在促进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广州市借助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在白云区三元里村等开展试点,为基层精准治理和减负增效提供了数字化支撑,推动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有机融合,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效用最大化。
在郑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已正式启动,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落地。郑州通过健全完善“1+4+N”数据制度体系,推动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德阳、大理、徐州、温州等城市也超前布局数据要素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它们凭借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方面的亮点举措和突出成效,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评为“最佳范例城市”。
以创新提升公共数据治理能力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院长孟庆国表示,公共数据开发服务与授权运营是大势所趋。当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模式包括自主运营、合作运营、市场化运营等,涉及政府主导推进、行业牵引推进、区域一体化及场景驱动四大领域类型,当前公共数据运营存在公共数据供给能力不足、数据安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应用需求面临制度性障碍等问题,只有创新治理、强化供给、保障安全,才能促进公共数据的价值安全释放。
科技和制度的创新,正在推动更多的数据要素打破“藩篱”,通过融合实现更大价值。会上,德阳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数字大理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分别与深圳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华东大数据交易中心、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德阳、大理两地的数据元件产品正式在5家数据交易中心、交易所挂网交易,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步入应用流通阶段,为跨域数据安全合规流通提供了借鉴。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