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底气更充足
12月10日一大早,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4000余工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目前,比亚迪项目一号模块第一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内装和设备调试。比亚迪工程部设备维护组工作人员表示,将全力保障第一条生产线顺利投产。
【资料图】
“东风汽车股份铸造工厂搬迁项目正常施工,目前,主体建设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钢结构围栏安装。”东风汽车股份铸造工厂搬迁项目秘书方贞告诉记者。
据悉,1至11月,高新区新签约项目106个,投资额516.44亿元,其中过亿元以上项目94个,过5亿元以上项目24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项目14个。15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1062.85亿元。亿元以上在建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1亿元,超时序进度192.5个百分点。
高新区在建的49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只争朝夕,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冲刺四季度,为2023年“开门红”提供保障。
同时,9条国际货运班列运行良好。1至11月,襄欧班列已发运集装箱588个,货值2371.96万美元;中越班列发运集装箱270个,货值1145.66万美元。片区进出口总额达37.3亿元。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襄阳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营,28家企业集中签约,外向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未来3年预计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86.33亿元。
创新发展势头更强劲
11月,高新区汉北工业园两家在孵企业——襄阳玉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亿信华联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被列入市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至此,该园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6家,在孵中小高新科技企业58家。
今年5月,随着襄阳科技城二期44.5万平方米投入运营,总投资34.27亿元的27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高新区“双创”孵化载体又现一个增长极。泰和电气、美利信成立省级专家工作站。光明国际孵化器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隆中创客空间入选国家众创空间,成为今年全市唯一获批的国家众创空间。组织申报全市“隆中人才支持计划”项目55个,入选全市优秀人才2名,入选全市优秀人才工作者7名,入选全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家。高新区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区再添筹码。
高新区三年瞪羚企业培育计划也是硕果累累。2021年,高新区12家企业入选湖北首批科创“新物种”企业榜单。2022年10月,入选湖北科创“新物种”榜单企业数达到21家,增速75%。湖北中盛电气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荣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总数达到73家。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01家,占全市的46%。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赵春杰介绍,今年预计再净增100家,总数有望达到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48家,同比增长45%,超过去年全年数量。6家企业入选全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占全市的85%。
近年来,以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等企业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7月,航空航天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日,由高新区税务局推出的税收营商环境“负面清单”机制经省营商办综合评审,入选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并作为襄阳市唯一入选项目参加省营商办和荆楚网主办的“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十大典型案例”评选。
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有3项制度创新案例得到商务部认可,深化“无申请退税”、成立财智联盟、拓展物流通道等做法入选全省改革简报,总结提炼并上报案例经验34项,其中1项为全国首创,5项为全省首创。14个试点经验及创新案例已得到省自贸办初步认可。“一网通办”扎实推进,顺利完成区级政务服务大厅搬迁升级,1321项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277项事项实现“一事联办”。“一网统管”加快应用,两级城运中心投入使用。累计处置事件8万多起,处置率100%。
在深入推进企业服务上,高新区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解百难”活动,298名干部包保服务467家企业、89个入库亿元以上项目,收集整理企业融资、用工等方面的困难问题近300件,其中80%问题已解决,其余正在推进中。
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上,聚焦高频事项,大力开展流程再造和系统重塑,减材料35.12%、减环节31%、减时限86.13%,最多跑一次比率达100%。同时,用好用足用活中央33条、省1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中央19项接续政策,1至11月,共实现惠企资金直达企业9.2亿元,退税、缓税、减税金额达11.85亿元,向上争取资金5.06亿元,争取项目213个,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图片来源:襄阳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