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娜娜
进入11月以来,银行板块迎来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同时,多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看好银行股走势,认为迎来银行价值重估。
(资料图)
银行板块迎来上涨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表现一般。从申万一级银行行业板块表现看,截至12月10日收盘,年初至今银行板块跌幅为9.43%。这就意味着,如果减去11月以来的涨幅,此前年内银行板块跌幅更深。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30日收盘,42只A股银行股中仅有5只高于自身净资产,37只A股银行股均跌破净资产。进入10月份,银行板块个股股价总体持续下挫,但自11月初以来,42只A股银行股全部实现震荡上涨。以代码为512800和159887的银行ETF为例,整个11月涨幅均超过了10%。12月上旬,上述两只银行ETF继续上涨。
近20日内,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涨幅介于10%-20%之间;有17只银行股涨幅介于5%-10%之间。总体来看,银行个股全部涨幅超过2%。
券商看好银行价值重估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银行板块估值仍处2010年来低位,正值价值重估新起点。
华泰证券复盘了银行股历史后认为,银行板块自2011年以来共经历4轮显著上涨行情,每轮上涨幅度均超过20%,部分周期超过40%,行情持续时间4-9个月不等,主要得到两个启示。一是行情启动往往在“政策+经济预期”修复拐点。如2012年底金融创新助力宽信用,悲观经济预期扭转;2014年底增量资金进场、资本市场改革预期较强;2017年、2020年经济强势复苏、银行基本面预期修复等。二是银行基本面修复是行情持续的基础。前两轮行情银行基本面持续性不强,行情持续时间较短;2017年之后两轮行情持续时间均在半年以上,更多由银行优良业绩催化。
民生证券银行团队分析了历次银行行情中估值表现认为,2021、2022两年业绩增长,还没有兑现到银行指数上来。2021、2022年银行板块业绩增速较高,但银行指数迟迟没有兑现这部分,目前的指数点位大致相当于2020年7月,可以期待后续逐步兑现。还有,估值来到了0.5倍附近,为历史新低,估值修复箭在弦上。近期,银行指数于10月31日见底,之后便是地产融资侧政策纷至沓来,以及防疫安排的逐步优化,地产和防疫政策的大方向逐渐清晰。
民生证券银行团队指出,2023年将会是“重估之年”,银行要面临资产质量、红利价值、业绩前景三个重估。
多重因素共振引发修复行情
对于银行股估值修复的原因,总体来看,市场分析认为,包括地产政策的变化、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等。
华泰证券分析,基于政策底扭转+经济修复可期+中长期资金(养老金等)入市,看好银行板块修复行情。一是政策底扭转,包括地产“三箭齐发”、人民银行16条等,政策导向由保地产项目到保优质房企,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压力。二是防疫政策优化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经济修复可期,有望驱动信贷需求边际改善、息差企稳。三是中长期资金(养老金等)逐步入市,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板块有望成为其重点配置方向。
据此,华泰证券认为,需格外关注基本面过硬的优质银行机会。包括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优质股份银行;政策持续发力,或带动信贷需求边际修复、经济稳步复苏,可关注业绩优异的区域行,例如江浙、成渝等区域经济活力较强,或更为受益;还有高股息稳健的银行。
山西证券研报分析认为,银行股在2022年的行情演绎,基本由市场风格、疫情传播、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风险及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共同决定。2023年银行股分析的重点依次应为:一是涉房贷款资产质量状况;二是财富管理类收入恢复程度;三是宏观经济复苏程度;四是外资流出的影响。对这四个因素边际改善较为敏感的标的,或可收获良好表现。
当下要关注的风险
平安证券发布了三点风险提示。一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恢复期,但疫情的发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若未来疫情导致国内复工复产进程受到拖累,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将存在恶化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二是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帮扶企业,银行资产端利率显著下行。未来,若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利率下行将给银行的息差带来负面冲击。三是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2021年以来,“三道红线”叠加地产融资的严监管,部分房企出现了信用违约事件。未来,若监管保持从严,可能进一步提升部分房企的现金流压力,从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扰动。
民生证券银行团队作出的风险提示包括:资产质量恶化;地产风险暴露;经济复苏进程延沓;零售业务恢复不及预期。
华泰证券提到的风险包括:经济下行持续时间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