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浅层高分辨率地震立体探测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其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技术产品,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这是刘怀山教授、童思友教授、张建中教授所组成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震勘探团队经过多年持续攻关的喜人成果。
海洋,孕育着生命,也蕴藏着无数的宝藏,是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牢记海洋强国使命,积极研发海洋技术装备,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为国家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强化海洋特色,培养一流人才
“涵海励志,博古崇今”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院训。学院由我国第一个稀土矿发现者何作霖教授于1946年创办。经过近80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形成了以院士、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筑峰人才工程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孙志辉、“天宫二号”零号指挥员王洪志等为代表的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大多已经成长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和中坚力量,为支撑国家在地球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海洋管理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海洋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以培养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学科基地。本专业起源于1963年成立的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1971年建立了“海洋重磁”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历经“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和“应用地球物理专业”,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后调整为现在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7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已进入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建设序列。
“大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我们日后的人生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我人生方向的起点,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物理方法的优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也激发了我对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学习兴趣,利用地球物理的手段解决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是我学生时的梦想,也是我现在在做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的方向。”中国海洋大学2004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优青”称号获得者姜兆霞对四年的大学时光心存感恩。
研发我国首套深水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
“2015年立冬时节,青岛海域波涛汹涌。在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上,科研团队对自主研发的融合了1000A级大功率水下电流发射系统和4000米水深电磁采集站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进行浅海联调测试。”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电磁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负责人李予国教授回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率领团队成员进行浅海联调测试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挪威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最大输出功率为1000A级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的国家,也标志着我国的海洋电磁探测技术研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底电磁采集站回收 受访者 提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陆上、浅海区油气资源储备的日益减少,深海油气资源成为国际能源争夺的焦点,海洋油气勘探也步入高潮。但深海油气勘探投资巨大,较之陆地和浅海区勘探存在更大的风险,多方法综合勘探成为深海油气勘探最明显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SEM)探测海底油气储层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利用海洋CSEM技术,可以识别高阻油气藏,进而提高钻井成功率。
“深水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为我国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国土安全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技术方法和装备,从细节到整体,完成了又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造’。”李予国向记者介绍了该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
行百里者半九十。李予国团队再接再厉,于2017年春分时节,在南海流花海域利用该系统成功获得了我国首条深海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剖面,采集到了海洋大地电磁和海洋可控源电磁资料及其他数据,验证了所研发装备的油气资源探测能力。首条剖面的成功获取,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电磁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领域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而且也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李予国团队通过开展海底地质体及海洋CSEM数值模拟、资料处理和解释分析软件开发,为海洋电磁探测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有效提高野外作业的工作效率和置信度,相关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海洋电磁装备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突破海底能源地球物理立体探测关键技术
2021年9月17日,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重大科学考察航次”搭乘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缓缓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前往西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执行科考任务。
“航次聚焦复杂地形对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计划在流固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域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气交换等现场观测,获取全水深、多要素的精细化调查数据,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揭示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基本时空特征,阐明复杂地形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对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调控机理,力争在海洋多尺度、跨圈层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刘怀山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本航次的重要任务。
海洋地震垂直缆在识别多次波,有效分离、激发与接收鬼波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适于局部探测及非常规成像,还可以实现广角、宽频、三维采集。2017年清明前后,刘怀山团队研发的海洋地震垂直缆在我国南海海域完成海试,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课题“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立体探测技术”专家组野外验收。
海试工作组分别在1200米和2250米水深处对海洋地震垂直缆进行了工作性能、仪器指标和重复性测试,共完成试验测线4000余米,获得海洋地震垂直缆原始资料36.5Gb。海试结果表明,海洋地震垂直缆资料可靠、性能达标,为后续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海洋地震垂直缆技术的研发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征程上劈波斩浪、奋楫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