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具有产业标识度和显示度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到2035年,集聚医药企业100家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000家以上,引入一批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千亿。4月25日,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两江生命健康科技城揭牌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正式发布《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简称《专项政策》),两江新区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第三大支柱产业及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布局“医药-医械-医学-医疗”四医融合的生态链条,聚力打造“千医千亿”的两江生命科技城。

活动现场。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摄

布局“一城两园”打造全域发展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是重庆生命健康产业的集聚区,目前,拥有近300家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类企业,多家十亿级以上医药企业,构建从研发、孵化、临床、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此次揭牌的两江生命科技城,以水土新城为核心,重点聚焦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剂、新中药、新服务等产业发展,布局科研创新、第三方服务等平台,打造形成“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制造基地-服务平台”全域发展的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两江新区将构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3+3”产业体系,形成“一城两园”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聚力打造“千医千亿”的两江生命科技城,推动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胡景兵介绍,“一城两园”总体规划范围2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9平方公里,引导产业链关联企业、产业服务资源、科研创新资源集聚发展。“一城”,即“两江生命科技城”,“两园”,即照母山数字医疗产业园、明月湖生命科技创新园。

在照母山数字医疗产业园,新区依托照母山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及城区医疗资源,聚焦数字医疗产业,发展新医疗,推动数字医疗新场景、新模式应用。在明月湖生命科技创新园,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的高端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资源,新区将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集聚新型研发机构、高端医疗资源等,加快医学科研成果转化,赋能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在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上,两江新区将打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三大新兴产业,构建“3+3”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即以医疗器械为增长引擎,加快生物制品新赛道布局,稳固化学制剂规模基底,打造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剂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将聚力发展新中药、新服务、新医疗三大新兴产业。同时,将用好数字经济推动新医疗发展,重点布局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5G远程医疗等,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打造移动端的医保一体化服务新业态。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科研团队研发创新

生命健康产业产品研发过程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土壤,增强企业自力更生能力,鼓励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此次,两江新区出台的《专项政策》“含金量”十足,而且可与《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叠加使用,扶持力度大,特别是创新研发扶持方面优势明显。

根据政策,I类新药单品种创新研发最高可获3700万元补贴;I类新药单品种产业化最高可获5400万元奖励;新型服务平台建设最高可获8000万元扶持;国内外顶尖的一流科学家及团队最高可给予1亿元经费资助。“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企业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

“核酸疫苗和核酸药物是当今新药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得益于两江新区的支持,我们这些新药研发与生产企业能够顺利落地。”作为此次重点签约项目的参与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重庆市润泽霖科核酸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润生说。

国家智慧医保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冻干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汇聚。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产业发展。未来,现代中药、新医药和新器械CRO、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数据、5G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星。

在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蒋建新等一批国内生命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的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将围绕产业发展、政策制定、重大项目评估等重大问题,为两江生命科技城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高端战略决策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