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某位理财经理沟通,得到的一个字:累。
具体而言就是项目营销累,抢额度累以及抢不到被客户骂的心累。
一个字:难。
(资料图片)
笔者碰巧有朋友咨询项目情况,就根据这位理财经理推荐过来的项目发了过去,并简要提了一下产品的要点。
经过梳理,这些产品都有这样几个特点:1.属于城投平台的标债项目,一个是私募债,一个是公开债;2.都属于某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懂得都懂;3.发行人是近年来业务突飞猛进的央企信托HX,它家的项目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至少标债这个产品,目前都是按期按时兑付的。
这几个项目无一例外,很快就被市面上一抢而空。向笔者咨询的朋友,还在纠结交易对手资质较弱,所在地区财政实力不太理想的时候,从项目发行不到三天就一抢而空,后来这位朋友大户后悔;另一个类似的项目,介绍过去之后,第三天询问有关情况时,又是基本售罄的状态。
一边是市场对于百万亿城投债风险的担忧,另一边是抢疯了的城投标债项目,这样的场景,这几年都不算什么稀罕事。
当然,这里并不是做项目推销,一是非本职,另一个是没资质,不合规的事情尽量不要干。违法犯罪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聊到城投债项目,想分享一下最近看到的文章,关于其风险的描述不可谓不精彩。
来自债券球的文章,直击要害地说明了一切:
城投的有息负债,包括:银行的信贷、非标和债券。从实际情况来看,最终能够当作衡量系统性风险的,大概只有债券。其核心原因在于债券的公开性,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而信贷和非标的影响力相对要弱很多。
这很好理解,信贷是银行总部或分支机构对城投,机构对机构这种。两者之间本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撕破脸的事情基本不会有,很多事情往往都是水下处理掉,不足为外人道。
非标同样如此,信托公司全国展业,但是业务网点往往就几个地方。因为本身项目涉及人数不会太多,所以出险之后引发的负面效应会小一些。即使有投资人发小作文,也激不起多少浪花。毕竟现在,破刚兑已经成为了常态。
所以,对于经济发展良好、债务情况控制较为理想的地区,城投全口径的有息负债总体还是比较安全的。
最近,好客省发了一个重磅文件之后,当地对于债务的处理一下子积极起来,还记得AAA城投发超短融兑付非标么?就是一个债务替换,归于一个口子,后面再想办法慢慢解决。
短期的风险解除了,至于当地的项目,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它相邻的散装省,根据当地预算执行报告来看,如期完成化债任务和目标,所以风险的担心成为了多余。这也是为什么它家的城投项目遭疯抢,毕竟实力摆在那里。
而中西部有些地方,即使有城市的加持,但是募资速度和市场认可就没有那么高了。虽然这些地区的终极风险,也没有什么的。
还有些地方的,真的是可以避一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