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债券市场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金融债品种,它的名字有点长: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但字面意思很清晰:可以用来吸收损失的但又不是资本债,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金融债和其他资本工具的地方。

今天央行和银保监会一起印发了《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这个债券名字读起来太绕口,根据债券的本质或者名字可以提供几个来参考一下:

1.夹心金融债。这个名字最中意,不仅听起来高大上,也特别符合这个债券的气质。因为从偿债顺序上来说,它是劣后于普通金融债及其他普通债权,但是又优先于二级资本债、无固定期限债券等其他债券品种,所以非常符合夹心的概念。

2. 简称“损吸债”,意思损失吸收,与原来债券全称比较贴近,就是读起来感觉有点怪。

3.简称“损非债”,这个应该还不错,把核心关键词都囊括进来了,应该能凑合着用。

那下面都简称为损非债吧,按照通知的规定,损非债并没有单独的发行额度,而是与一般金融债合并管理,这样可以便于发行安排,银行可以根据需求在一般金融债和损非债之间灵活安排。

损非债是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在其他资本工具被减记之后,监管是可以要求强制减记或者转股的。这就是它的核心用途所在。

对于市场投资机构来说,更关心的是这个债券品种的投资机会,毕竟还是要有条款溢价的。为了达到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防止金融机构互持或者自持,监管也是做了特别的明确要求。

“发行人应提升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市场化定价程度,增强对各类投资者的吸引力。发行人及受其控制或有重要影响的关联方不得直接或变相购买其发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应从各自二级资本中全额扣除”

也就是说未来会有较大比例的损非债是需要市场化发行,或者说需要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价格上必须有一定吸引力。只是目前次级债的价格已经压的很低了,理论上来说,损非债的价格介于普通金融债和二级资本债之间。

反正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多了一个金融债品种,而且有很大机会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