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每月一次的MLF操作即将开始。本月操作的时间点是4月15日。最大的看点是MLF利率是否会下调,如果下调意味着正式降息。
降息的理由:经济下行压力大、楼市较冷、股市调整;
不降息的理由: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大,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进程,中美利差收缩,甚至倒挂。
消息面上,4月11日上午,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一度倒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64%,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是2.75%,美10债收益率高于中10债这是2010年以来的第一次。
一般来说我国为了避免资金极端外流,主要的措施有三个,一是资本管制,二是人民币汇率,三是保持中美利差。
中美利差倒挂理论上是说同样的100块钱,在美国获得的收益会比中国高,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这样一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国内转向海外,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又进一步贬值,形成死循环。
中美利差之所以倒挂主要是因为两国货币政策周期不同,一个是降息周期,另一个是加息周期。美联储3月份已经打响了本轮加息的第一枪,5月份估计还要加,而且幅度更大(50个基点)。中国则是在1月份进行了降息(MLF利率和LPR下调)。
美联储加息和中国加息都加的是政策利率,会传导到市场利率上(国债收益率),导致利率差出现分化。
要想维持中国的利差优势,常规的做法是两个,一是引导人民币汇率上升。二是加息。
仍记得周一中美利差倒挂的时候人民币和A股双双大跌。之后利差重回正轨人民币汇率和A股表现稳定。今年由于中美货币周期不同,人民币升值很难了,很有可能是适当贬值,但不允许大幅贬值,因为资金外流压力大,现在人民币没怎么跌股市就这样了,如大幅下跌那情况更好。
加息则是不可能了,唯一可能是延缓降息的节奏。
但也不能绝对说本月就不降息了。因为目前的实际利率仍明显高于美国。
表面上看,中美国债收益率正在接近,但如果把通胀因素考虑在内,美国的实际收益率没那么高。
美国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2%,同比增长8.5%。同比涨幅创1981年12月以来最大值。真实的收益率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这样看来美国国内实际收益率还是负的。
这样情况下,尽管中国在降息,美国在加息,对于中国国内资金外流影响仍非常可控。
如果中国在本月不降息,那么就很有可能会降准,或者超量进行MLF操作(增发货币)。
如要降息或者增发的货币够多,那么仍有可能会使本月20号公布的LPR利率小幅度下降(5个基点),那么这也算是一次降息。
总之,即使本月不降息,今年降息只会是延后,而不会是取消,因为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性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