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是大海。
站在舟山群岛的中化兴中石油转运码头,耳边传来阵阵汽笛声,一艘艘保税燃料油供油船从这里出发,驶向外锚地加油,留给海面的是翻滚的波浪。
这个场景在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每天都能看到,这里是国内第一大加油港,2021年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突破550万吨,同比增长16.9%,位居全球第六。
经过5年的改革实践,浙江自贸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等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深化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产“一滴油”的浙江自贸区,正在打造油品全产业链的道路上,蹄疾步稳,朝着梦想前行。
制度创新,聚“气”发展
2017年4月,浙江自贸区把坐标定格在浙江东北部的舟山群岛上。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深入探索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成为发展方向。
从全国率先实施油品“批发无仓储”经营,到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再到创新“海关通关一体化”监管模式等,5年来,浙江自贸区累计形成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103项,30项面向全国推广。
与自贸区一起成长的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自贸区制度创新下,保税油业务越做越大。2020年10月4日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大型集装箱船舶“SANTA VANESSA”在洋山深水港区接受了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1000吨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的跨港区补给,这也是全国首单地方牌照浙沪跨港区供油业务。
得益于自贸区的创新政策,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预售模式平台第一批产能发售方,上线首日实现订货量2.71万吨,订单总额9498万元。
如今,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在炼化加工、油气储备、海事服务等各领域呈现龙头引领、链条延伸、辐射带动的溢出效应,万亿级油气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截至目前,舟山片区已累计集聚油气企业9300余家,去年油气贸易额达7379亿元,挂牌五年来年均增长83%。
“朋友圈”,再扩容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开放搭平台,是浙江自贸区的使命和追求。自2017年落地舟山后,浙江把自贸区这扇“窗”越开越大。2018年大手笔谋划推进自贸区2.0版,2019年打造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2020年再次迎来“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扩区。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浙江自贸区在原先位于舟山的约120平方公里基础上,再增加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功能定位也从“聚焦油气全产业链”拓展到“五大功能定位”,即着力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宁波片区建设连接内外、多式联运、辐射力强、成链集群的国际航运枢纽;杭州片区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金义片区建设国际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制造创新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自贸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赋予浙江发展的新动力也越来越明显。2021年,浙江自贸区内进出口额超7700亿元,同比增长39.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对浙江同期增量的贡献率达28.7%,推动浙江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
数字自贸区,未来方向
登录舟山江海联运在线,输入信息、提交申请……不到1小时,中国舟山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操作中心调度员蒋涛便完成了一艘外轮进港业务的申报审批,“通关时间比以前大幅缩减,也节省了不少租金。”
近年来,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找准市场需求,构建数字自贸区江海联运一站式全场景服务,船舶进出港时效最多可提高97%。
当下,浙江全省上下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在这个数字化的浪潮中,自贸区无疑是冲在最前面的。2019年,浙江率国内之先,提出“数字自贸区”概念,同年9月,出台《浙江自贸试验区“数字自贸区”建设方案》;2021年,明确提出,今后5年,浙江自贸区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重要窗口”示范区,建设共同富裕的先行区。
今年5月1日起,浙江修订通过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将正式施行,其中一条就是“自贸试验区应当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产业、数字贸易、数字物流、数字金融,按照整体智治理念创新数字化监管服务模式,建设数字自贸区”。
可见,在中央一再赋权扩区下,浙江在数字自贸区建设中也将走在前列,并有望打造成全国数字自贸区“浙江样板”。大胆试、勇敢闯、自主改,浙江自贸区的“磁场”引力将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