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用了几年呢?”近日,网上一则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的话题引起人们热议。事实上,有行业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分析报告也显示,2022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手机市场似乎不那么吃香了。
自手机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开始向智能设备发展后,资本早已敏锐地发现,手机不仅能挣钱,而智能手机带来的全新体验,也让消费者更愿意为之花钱。正如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前几年,每次热门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既是科技产品爱好者的狂欢,更是市场的狂欢。一些热门手机被黄牛翻炒溢价数倍仍缺货,门店前排长龙的景象也屡见不鲜。此外,厂商围绕手机市场的消费痛点,不断更新或开拓智能手机的功能与设计,并以此为新卖点,这让当时就已经有些“上头”的消费者更容易被裹挟进厂商的换机焦虑中,热衷于“追新”手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当时手机市场不断攀升的出货量,除了有消费者的追捧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市场处于增量时期。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出货量开始缓慢回落,也是情理之中。但眼下消费者不愿更换手机的原因,还在于智能手机的消费吸引力“不复当年之勇”。
这一方面体现在价格上。受疫情影响,生产原料与劳动力成本上升,让手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性价比降低,让消费者更趋于理性。另一方面,性能过剩之余且创新力不足,也让消费者缺乏更新换代的动力。早年间各大手机厂商的白热化竞争,似乎让智能手机来到了创新的尽头。创新没有了兴奋点,消费者自然没有购买欲。此消彼长之下,消费者不愿换机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在手机已成为现代人新型“器官”的当下,手机市场即便难重回巅峰,但其需求的基本盘仍在。对于厂商而言,要在大盘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成功突围,积极求变才是关键。而手机订阅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眼下已有不少厂商尝试,希望能通过降低入手新设备的花销以及随时可更换新设备的噱头,唤醒消费者当年的“追新”欲望。这不失为提振手机销量的办法。但让购买手机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还得靠市场来验证,消费者不妨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