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前,在冬奥会火炬传递上,两名机器人“火炬手”在水下进行火炬交接传火,完成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传递。如何在水下实现火炬传递?这其中就有广东科研团队贡献的智慧。
去年以来,广东各类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领跑全国;全省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超过3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3.14%;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以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在大湾区密集布局;新增7位两院院士,打造人才高地见成效。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参与冬奥会水下火炬传递研发的是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该研究院由广州市、南沙区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建,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无人系统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
去年4月,该研究院加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在该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水下传递机器火炬人的研发。
像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广东已建成276家。近年来,广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2021年,广东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动作连连: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项目整体施工进展顺利,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正式开工建设,谋划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鹏城云脑等5个新大科学装置……
2017年底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硕果累累。“鹏城云脑Ⅱ”重大科学设施正式上线运行,AI算力水平居国际领先水平;广州实验室挂牌启动,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助力广东和全国科技抗疫;季华实验室研制的“佛山一号”搭乘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升空……
在构建实验室体系方面,广东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从大科学装置到实验室体系,它们正成为广东打造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有力支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卫星俯瞰粤港澳大湾区热力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正逐步点亮。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串珠成链”,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骨架的湾区创新资源空间格局,形成强大“虹吸”效应。
推动技术发明培育产业发展沃土
2月8日,广州高新区举办第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现场49个项目签约,48个产业项目集中动工,12个电力设施项目动工。109个动工及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03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2349亿元。
这些项目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其中,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共有康方临床研究与运营全国中心、达安基因知识城工厂项目等11个生物医药项目动工,广州市载之湾区医学研究院等13个项目签约落户,动工和签约项目总投资114亿元,达产产值(营收)297亿元。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团队发起成立的广州市载之湾区医学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究型机构。“研究院将聚焦肿瘤生态与免疫治疗,建成集恶性肿瘤诊断产品、大分子和小分子靶向性药物等于一体的产学研交互、多学科融合研发平台。”宋尔卫透露。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是广东重点发展的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广东在2020年5月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此后又分别发布20份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围绕产业集群薄弱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转化、高端人才队伍引进等,加快搭建战略性产业集群创新体系。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挂牌启动,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建设,推动广东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持续推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推进规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引导国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融通创新……厚植政策优势,广东正逐步形成科技企业“千军万马齐创新”的局面。
深耕行业13年,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珞)初步打造了数字智能制造生态,成为全球知名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制造商与技术服务商。
“为高端装备打造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涉及到行业标准、设计标准、数字孪生等各种技术的开发,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明珞副总裁龙璞说,作为一家中小企业,我们之所以能引进并留住海内外高端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广东省科技厅给予的相关科技人才政策。
海外人才、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在广东省科技政策支持下,明珞建起了一个个高水平人才平台。
近年来,广东省A股上市企业8成以上是高企。2021年预计全年高企总量达6万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提升“从0到1”基础研究能力
在2022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广东将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提出,将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加快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提升“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
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是广东科技近年来精准发力的重点内容之一。2021年,广东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制造业“六大工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在基础研究方面,广东持续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两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整体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中山大学承担的“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基础理论及关键机理研究”项目,将空间惯性传感水平提高约2个量级,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精度惯性基准技术的国家。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广东深入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广东“强芯行动”“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等,广东在5G、4K/8K超高清显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攻关,人才是关键。广东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依托省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不断优化引才引智环境,增强对人才吸引力。
东莞市依托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平台形成强大“磁场效应”。其中,散裂中子源聚集400多位科研人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3年就汇集900多位科研人才。
23年来,广州海交会累计吸引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层次人才5万余人,向国内各地输送项目5万多个,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才与科技交流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