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秋意渐浓,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河生态廊道综合治理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这里将建成一条堤固水长、河清岸绿的生态廊道,让伊吗图河一改“游荡型”河流面目,造福两岸20万群众。

做好“水文章”,只是阜新县通过“三资三变”改革唤醒沉睡资源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县域,阜新县资源众多。然而,山川、河流、水库、林场等许多资源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水平开发状态。

立足自然、文化资源禀赋,紧扣“闲置资产盘活”主题,按照“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阜新县找到闲置资产的正确打开方式,全面实施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三资三变”改革。

“向改革求出路,向创新要办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绝不能守着金山过穷日子。”阜新县委书记刘彦鸿说。

“三资三变”改革的前提是激活。阜新县建立资产台账,对各乡镇、各单位闲置资产精准定位、分类施策。12个资产开发利用专班各司其职,高效务实。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平台支撑作用,鼓励乡镇、街道、园区管委会因地制宜搭建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资源开发进度。

“三资三变”项目是支撑,资金是关键,离不开金融活水的鼎力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与阜新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开发“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在“三资三变”、新能源、气候投融资等领域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

开发水库、河流等水利资源。阜新县采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全力做好佛寺水库、碱锅水库等水资源的开发,有效释放水库库容,发掘河道生态潜能。伊吗图河人工湿地改造与修复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专家审核,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伊吗图河水源涵养与生态修复工程正在申请国家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实施这一系列“国字号”工程,可带来直接收入4.5亿元,常态年收益超过亿元。

开发利用闲置土地。位于阜新县城区的47号地总面积1600亩,是阜新县旧城改造、存量盘活的重点地块。改造方案不仅重“面子”,更重“里子”,除了建设文化馆、博物馆等,还适时启动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今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授信3亿元,并发放首笔贷款1亿元。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改善县城绿地少、地面渗透性差、雨季易内涝的现状,提高城区对雨水的渗透、调蓄和利用能力,有效改善细河水环境,提升县城基础设施水平。

“三资三变”有效激活了全域资源要素,沉睡资源纷纷活起来。盘活国有经济林6万亩,有效解决8个国有林场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老大难”问题。推动海棠山景区和白泉风景区融合发展,开发、升级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深入开发风光资源,新能源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政银企全面协同,效率、效能、效果全面提升。“三资三变”以改革破局凝聚全新势能,形成项目建设新热点,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今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7%……

未来,阜新县将锚定“提能增效优环境、跃级晋位当排头”的强县目标,抢抓阜新成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市机遇,全面推进全域海绵、全域苗圃建设,以“三资三变”改革为突破口,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