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实现关键核心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自主可控,加强数字经济信创建设,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是维护我国地理信息安全、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根基的关键。”5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2023自主可控GIS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论坛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增宁说。


(资料图)

论坛上,院士专家热议自主可控背景下GIS平台、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数字孪生等技术创新与应用,探讨如何以高水平的GIS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数字中国。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开放性思维

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是优化城市管理和治理,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治理模式转型升级的最好路径和最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超越部门的全局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改纵向耦合为横向耦合,通过泛在感知网络、传输网络、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来支撑个性化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认为,数字孪生城市与物理城市起着互馈、分担、共襄的作用,并且支持各类科学研究范式。

“城市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集中体现,没有城市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在报告中强调,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孪生虚实共生、精准映射、实时感知、智能反馈、模拟仿真等技术优势,构建全域覆盖的城市安全风险感知体系,实现风险场景孪生复现,深化城市多元数据融合,构建风险信息有机综合体,构建多风险因素耦合分析综合研判模型,加强次生、衍生灾害推演和风险综合分析研判,打造安全可信的城市安全数字孪生底座。

城市时空智能化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的基础性支撑。“让机器打破多元信息壁垒,理解城市时空演变过程、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本质,在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均属于前沿的难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新长针对此分享了其科研团队面向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需求和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任务,系统研制了融合智能感知、智能融合、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服务等的城市时空信息平台。

“城市是像人体一样的运行体、有机体、智能体,需要具备实时感知、动态监测等多种能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邬伦认为,新一代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融合3S、社会感知、物联感知、CIM/BIM、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方法,创新时空智能耦合与城市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时空智能体,实现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使城市具备泛在感知与实时监测的能力、虚实结合双向映射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的能力、全生命周期模拟仿真的能力以及综合态势研判与智慧管理决策的能力。

自主可控GIS 数字孪生的时空底座级支撑

“GIS平台是实景三维中国、CIM基础平台、数字孪生城市等数据平台共同的时空数字底座。”中地数码副董事长吴亮教授在论坛中分享了《自主可控全空间GIS平台技术创新及应用》,他认为,从全空间GIS的角度来看,数字孪生的核心是对地理信息、物联网感知以及各类的运行态势数据进行融合,对数字世界进行快速精准地建模和表达,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虚实交融、智能操控的映射关系,记录仿真、预测对象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实现系统内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吴亮介绍,为了更好地支撑和满足新的需求,中地数码加快全空间GIS平台关键技术的研发。目前,MapGIS已经实现了全空间实体数据模型与三维建模、全空间数据融合与处理、全空间可视化与分析等技术方向的创新。在大数据智能GIS方面,MapGIS取得了时空大数据分布式分析、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服务、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与检测等技术的突破进展。基于全空间GIS技术的创新,MapGIS已经落地了三维全景分析、透明地下空间、智能规划选址、公共安全态势监管、园区物联感知等一系列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为赋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国家重大信息化战略部署,论坛上中地数码发布了MapGIS实景三维解决方案、MapGIS数字孪生平台解决方案,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与MapGIS联合发布了基于崖山数据库系统的MapGIS空间数据存储管理解决方案、基于信创环境的CIM平台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创新技术产品应用落地。

深圳为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建设成为全球数字先锋城市,正在着力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会上,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博士田沁、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金典琦、深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总工程师荣芳等专家从深圳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深圳CIM平台地下空间平台建设与应用、深圳市“智慧住建”建设等角度作分享。

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刘永教授表示,汲取深圳数字经济实践经验,未来将持续加大国产GIS研发投入,共享地理智慧,赋能数字中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