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三级调研员陈凯表示,接下来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不断优化平台功能,让试点园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步组织园区、企业开展培训,及时落实配套资金,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埔e园”上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业用电透明又便捷
用电量是反映工业发展的“晴雨表”。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当家,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居广州各区之首。
为进一步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改革,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会同南方电网广东广州黄埔供电局,认真比对4个转供电改革先行地区的治理经验,走访18家黄埔工业园区,组织53家园区管理方和中小企业开展22次集体讨论,经反复论证,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深入推进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上线“埔e园”平台。
过去,工业园区用电普遍存在“收缴方式不统一不透明、计量表计落后、未严格执行转供电收费规则”等问题,新出台的方案从转供电收费规则、转供电改造模式和转供电改造补贴标准等方面明确了标准,创新搭建的“埔e园”平台也使工业企业用电更便捷、信息更透明。
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负责人李新豪介绍,“埔e园”平台可对园区的户变关系、企业信息、用电数据、能耗情况等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园区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升级;而园区企业则可直接在“埔e园”平台小程序上查询自身用电情况、费用明细以及园区用电总体情况等,并对园区收费标准执行、账单构成进行校验,如发现转供电加价情况可即时举报违法行为,实现用电信息透明化。
“通过‘埔e园’平台小程序,我们可以查看到公司每月的用电情况、费用明细以及分摊的电费,分摊的依据等有关信息,真正实现了电费收取的公开、公正、透明。”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周帝表示。
此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明确工业园区转供电涉及的电费单价、基本电费、损耗、公摊、供电设施维护费的计算和分摊方式等内容,规定工业园区转供电主体每月向所有终端用户收取的电费总和不得超过其向电网企业缴纳的总电费。“埔e园”平台也将根据最新的收费标准,运用云端数据自动计算电费,实现准确计费又节省人力成本。
“自从有‘埔e园’平台自动抄表、自动计算电费,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计费争议问题了。对于园区企业来说,他们缴费时也能多份放心。”视联科技园运营总监徐东升表示。
智能电表分时计费
为企业和园区降低用电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实施方案中还明确了转供电改造补贴标准,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园区降低用电成本。对2024年6月前按要求完成智能电表改造并接入平台的工业园区转供电主体,按照实际改造的电表数量进行改造补贴,单相电表补贴325元/台、三相电表补贴750元/台。
今年3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率先选取圣力科技园、视联科技园2个园区作为试点,为128家企业升级改造智能电表264台。
“我们一直想全部更换为分时计费智能电表,但因为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实施。这次刚好赶上政府有补贴,我们用小投资便完成了全部的电表改造。”圣力科技园副总经理赵志成介绍,该园区改造前有80%都是机械表,不能分时计量,有不少企业反映计费不公平,特别是24小时用电的企业提出,应该按峰平谷分时计费更公平。
本次改革在计费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要求各工业园区统一为园区企业等终端用户分别安装智能电表,按分表计量电量收取电费。通过统一计量装置,实现现行大工业用电的分时计费,有利于“埔e园”平台采集数据,从源头上解决园区用电计费不准确问题。
作为第一批受益的企业,霍尼韦尔腾高电子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深有体会,“上个月园区使用平台计费后,我们公司电费费用减少了11%左右,节省了大约7000元的费用,预计全年可以节省8万-10万元左右,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负担。”
据介绍,自接入“埔e园”平台以来,所有智能电表运行正常,数据即采即用,平台自动抄表、自动计费等电费管理功能运行良好,仅2023年3月已为2个试点园区企业共节省电费6.1万元,月用电成本较改革前下降13.5%。
当天的活动中,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华南新材料创新园、莱迪创新科技园等5家工业园区签署“埔e园”平台接入意愿书,正式开展园区转供电改造。接下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按计划、分步骤推进全区155家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争取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区属国有工业园区电表改造和平台接入工作,其余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
该区将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推动工业园区智慧用能管理服务平台升级,逐步增加新能源管理、低碳能耗管理、需求侧响应延伸到中小企业等模块功能,通过深挖用电数据价值,进一步精准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广州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