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双碳”战略落地实施,为基层组织全面理解和执行低碳发展要求,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于5月7日组织召开《碳中和公园技术指南(草案)》专家研讨会,旨在通过总结昊天碳中和公园的绿色低碳实践经验,引导同类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践行可持续绿色低碳理念,减少碳足迹,为推进碳减排务实行动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2020年底率先启动碳减排目标及行动计划项目,并于2021年5月发布了全国首个街道层面的碳减排行动方案《拱辰街道碳减排行动计划》。为推动碳减排行动落地,拱辰街道引入“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启动“昊天碳中和公园建设项目”,以碳中和理念指导项目设计和实施,为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提供落地展示的机会。该项目打造了基层政府落实碳减排行动的示范样板,为其他地方政府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在此基础上,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共同编制了《碳中和公园技术指南(草案)》,以期为推进碳减排务实行动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昊天碳中和公园主入口
昊天碳中和公园已于2022年4月正式对公众开放。走进公园,低碳设计理念随处可见。比如零碳不夜亭,把手机放在亭子桌面上,可立即无线充电,电的来源则是亭子顶部的太阳能光伏板,亭子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公园里路灯供电都来自太阳能,停车场旁边是光伏阵列,公园道路均使用低碳再生建材……这些设计体现出整个公园碳中和理念。
如今,公园不仅是附近居民最爱来的打卡地,也已成为践行碳中和理念的生动实践。据统计,公园建设遵循施工零废弃物、运营零废弃物、利用可再生能源、用电“光储直柔”、消耗近零新水五大低碳设计理念,预计能减少公园全生命周期70%的碳排放量。公园实现了近零碳排放运营,种植的树木年均可吸收二氧化碳近50吨。
公园是绿色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除了具有生态、游憩、景观、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应急避险等多方面功能外,对城乡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碳中和公园技术指南(草案)》(以下简称《指南》)编制吸纳了昊天碳中和公园实践经验,并参照国家和北京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及北京冬奥组委会同北京市建立的《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等标准规范,旨在为城乡公园建设项目尽早实现碳中和提供指引,科学引导和规范地方碳中和示范性项目实施。
《指南》明确了碳中和公园相关定义、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适用于指导以碳中和为建设目标的城乡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设计以及实施方案的编制,也为同类城乡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碳中和提供参考。《指南》建议,碳中和公园应遵循“绿色建造、零碳电力、零废弃物、近零新水、碳汇增量、公众参与”等六大设计原则,针对能源、建筑、水资源、废弃物等主要排放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碳减排、碳中和措施。为了提高《指南》可操作性、强化碳减排行动有效性,编制组在参考国家相关碳排放核算标准及绿色低碳技术目录的基础上,制定了“碳中和公园碳排放核算表”“碳中和公园最佳实践技术清单”,为其他类似项目核算碳排放量、选用碳减排技术、制定低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办事处、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等相关机构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专家们听取了对昊天碳中和公园建设情况及《指南》编制过程、主要内容的介绍,并对《指南》修改和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编制组尽快完善后发布。参会专家还认为,昊天碳中和公园项目是在北京冬奥碳中和理念指引下,开展实际落地化应用的首个单体实践,在国家政策与公众感受之间产生有效联结,是一项推动低碳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的积极探索。《指南》编制是碳中和专项行动方面的一次全新尝试和创新,对城乡各类公园新改建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营各阶段开展绿色低碳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其他同类城乡建设项目实现碳中和目标产生借鉴意义。
据悉,2021年4月,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等发起了“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以“更低碳、更美丽、更舒适”为目标,旨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场景化应用,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示范展示平台。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以与生产生活最贴近的应用场景为项目载体,面向全社会征集和招募好的低碳、零碳技术解决方案,为政府和企业搭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的供需互动平台,为公众提供零碳生活意识培育的宣教展示平台,探索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
(文中图片由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