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3日讯(编辑 李俊)发债主体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股份”)近日发布三季报显示,其第三季度亏损16.34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70%。今年1-9月,柳钢股份亏损总额40.14亿元,占其2021 年末净资产的15.11% ,超过 2021 年末净资产的 10%。新世纪评级指出,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出现大幅亏损,主要与钢材市场需求收缩,钢材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因素有关。

前三季度亏损超40亿元,超过上年末净资产10%

柳钢股份所属的柳钢集团是目前广西唯一的一家大型钢企,其承担了柳钢集团全部已投产的炼钢产能。


(相关资料图)

据柳钢股份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23.61亿元,同比下降4.91%;归母净利润-25.91亿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同比减少212.96%;扣非净利润-26.24亿元,同比下降215.84%。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68亿元,同比下降29.70%;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34亿元,同比下降493.0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6.64亿元,同比下降518.05%。此外,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10亿元,总资产719.19亿元,总负债499.02亿元。同时,柳钢股份资产负债率为69.33%,长期资本负债率68.74%,流动负债288.73亿元,非流动负债210.28亿元。在偿债能力方面,柳钢股份流动比率为0.9,速动比率0.56,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97.44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柳钢股份持续出现亏损,1-9 月亏损总额占比已超过2021 年末净资产的 10%。据公告显示,2022年1-9月柳钢股份合并口径净利润为-40.14 亿元,公司2021 年末净资产为 265.64 亿元,1-9 月亏损总额占 2021 年末净资产的15.11%,已超过 2021 年末净资产的 10%。

公司的持续亏损状态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有投资者对柳钢股份议价能力以及保价问题提出疑问:“公司三季度业绩下滑,证明单靠公司力量,无法对上游煤炭、铁矿石施加影响,要求价格降低,确保公司不亏损。因此,公司是否联合国内钢企,一起向上游铁矿石、煤炭等企业,要求适当降低价格?保证每生产一顿钢铁至少不亏损?”

对此,柳钢股份11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钢铁企业对上游铁矿石、煤炭企业的价格博弈不是简单联合就能做到的,其内在的平衡还是需要市场调节。从目前看,产能过剩、品种结构单一、有效需求不足才是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就业绩亏损的情形,柳钢股份发布《关于2022 年 1-9 月发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 10%以上重大亏损》公告,指出亏损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长材市场相对板材持续走弱,公司长材产品的优势受到抑制;二是疫情带来的区域封控措施导致物流不畅,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三是原燃料尤其是焦煤价格大幅上行等原因导致公司出现亏损。

柳钢股份强调,2022年1-9月出现亏损主要系市场景气度下行及成本上升所致,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存量债券20亿元,兑付高峰在明年9月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柳钢股份有3只存续债券,规模20亿元,今年年内已无需要偿付的公开市场到期债券,而未来12个月兑付高峰将发生于2023年9月,有10.61亿元本息兑付。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新世纪评级对柳钢股份存续债券最新跟踪评级显示,评定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短期来看,钢铁下游整体需求维持疲弱趋势,贸易商偏谨慎悲观,钢铁行业整体维持供需双弱格局。分领域来看,在基建、制造业领域,9 月份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为8.6%,环比升0.3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0.1%,环比升0.1 个百分点;汽车产、销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8.1%、4.4%,环比分别升2、2.7 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基建、制造业持续回暖,将对基建、制造业端用钢需求形成较强支撑。然而,在地产领域,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等数据仍在继续下探,对应地产端用钢需求疲弱拖累整体钢材需求。

国泰君安预计,短期行业将维持供需双弱格局。在稳增长背景下,后期需求韧性仍在,但后期需求向上弹性及节奏仍有赖于地产改善情况。

目前,钢厂仍处于成本、收入两端承压的状态,钢厂利润微薄,且部分钢厂仍然亏损。后期随着需求逐步回补,钢价企稳回升,钢企利润有望改善。

对于未来公司的发展计划与应对措施,柳钢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通过降本增效以及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切实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措施为:(一)技术经济指标全领域对标。建立分类分层对标体系,向行业内优秀企业学习,对标找差补短板。(二)持续降低库存消耗,尤其是大力压降原燃料库存至合理水平。积极拓宽采购渠道,全力降低采购成本。 (三)实施机构优化改革,细化薪资分配制度,持续提升管理效率,压降人工成本。 (四)紧跟市场,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销售比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