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30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规模已达69万人。国家经济职称系列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全国50多所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产权高素质人才,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印发了《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规划适应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需求,提出构建“4+1”的知识产权人才体系,重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国际化四支重点人才队伍和审查注册一支基础人才队伍的建设,使知识产权“人才链”覆盖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
此外,规划以“三职联动”为目标,畅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评价和成长的职业化通道。一是加快推进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强化面向职业的知识产权教育。二是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职称制度改革,完善面向职业的评价体系。三是推动在重点区域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探索设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优化知识产权智库、专家库、人才库结构等,促进面向职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满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一级巡视员丰兆龙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规划,重点做好四支重点人才队伍和一支基础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以6个工程项目作为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的总抓手,“点线面”结合推进“十四五”时期人才工作,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实现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人才超100万人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扎实推进全国知识产权职称工作,组建专家组,编制考试大纲和相关教材,配合开展全国知识产权职称考试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向更加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国中级以上(含中级)知识产权师数量将达到2万人。
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关注经济系列职称改革推进情况,结合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做好配套衔接;进一步加强调研,摸清地方需求,指导各地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师职称评审,推动知识产权职称工作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创新主体;深入推进职称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职称申报系统和评审系统,做好职称评审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