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人民银行4月25日执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之后,当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此次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历史性罕见“双降”,彰显中国货币政策内外兼修,是应对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具体对策。

人民币降准是由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决定的。疫情反复之下,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不平衡不充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致使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日趋上升,餐饮等小微服务企业生存较为困难。此次人民币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从而拓展金融机构放贷空间,促进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特别是能惠及小微企业。同时,短期通胀压力不大,通胀可控为逆周期调节留出伸展余地,这是当前降准的必要条件。

外汇降准是应对美联储加息政策外溢的对策。疫情以来,美联储一直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美元,以刺激经济,高流动性的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通货膨胀的问题。近期人民币连续贬值,究其原因就是中美货币政策偏差比较大。外汇降准可抑制或减缓热钱外流,减缓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双降”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不跟风。近几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15年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国际地位有了一定提升,也有了与美元博弈的筹码。中国采取一揽子货币政策,有意与美元保持一定的距离。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又为人民币在海外贸易结算提供了平台。人民币正雄起,也曾创造出几个人民币增值的繁荣时刻。有鉴于此,中国货币政策或已与美国“分道扬镳”,人民币不再跟随着美元跑,这是由中美宏观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凸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当下,中国经济“大盘”稳定、底气足,总体上稳中有进。中国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在疫情持续蔓延叠加国际局势动荡的艰难情况下,这张成绩单殊为难得,可以说实现了“开门稳”。这为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施展拳脚拓展了一定的空间,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中国的货币政策都将其稳健地拿捏在手。

“双降”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不刻板。近几年,中国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精准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信贷结构“先立后破”,既优化结构,又稳住总量。同时,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发出正向声音,促进全球经济稳定恢复。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中国央行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金融机构的外币贷款能力,减少国内美元供给,遏制人民币升值过快,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与国内经济增长相匹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升有降,完全是根据外汇形势灵活处置。

“双降”也体现中国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性、不教条。逆周期调控的作用是对周期当中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冲和缓释。此次人民币降准,正是应对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所做的逆周期调控政策举措。外汇降准捍卫人民币的主权地位,也是为了缩短人民币贬值周期,平抑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保持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誉。人民币新的中间价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恐慌风险,央行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政策是稳定人民币的定海神针。

中国的货币政策内外兼修,正日趋稳健,未来中国经济的前景更可期待。

文/蔡恩泽

校对/李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