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西江之畔。中国侨都,广东江门,处处洋溢着发展的动能,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全面贯彻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团结拼搏、实干创新,弘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江门力量,努力交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非凡答卷。

奋进中的江门,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乘势而为、开拓进取,一批重大台加快打造,一批“硬联通”项目投入使用,一批“软联通”事项取得突破,发展优势迎来历史提升,努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奋进中的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筑牢工业规模化发展基本盘,打造工业跨越式发展新引擎,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奋进中的江门,心怀“国之大者”,勇担侨都使命,主动谋好一域助力全局,坚持发挥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关键优势和战略资源,建设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当前的江门,正凝聚各方力量,把江门发展好、建设好,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续写着“春天的故事”。

湾区之城 乘势而发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一员,是大湾区承东启西的“枢纽门户”。2019年初,省委书记李希调研江门时提出,把江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这正是省委在大湾区背景下赋予江门的新定位、新使命。

江门深知“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首要之义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2020年11月,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开通,总体规模8台20线,还有“十四五”及远期规划的多条高铁和城际线路将途经此站。随着开行列车增加,江门站与珠三角北部的广州南站、佛山西站,东部的深圳北站,共同形成大湾区内联外通的轨道交通枢纽“黄金三角”。

2020年7月,深江铁路开工建设;12月,港珠澳大桥西拓重要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动工;2021年12月,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动工……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速升级。

未来,随着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江门将实现至深圳机场站40分钟、至深圳西丽站50分钟通达;30分钟连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60分钟直达广州市区、珠海横琴,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速升级,江门站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

江门拥有9507方公里的发展腹地,拥有广东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总面积1395方公里、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广阔空间为战略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江门是大湾区极具投资价比、企业“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战略组合布局的理想城市。

“‘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对促进大湾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多重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龙表示,江门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枢纽门户,区位交通优越、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显著,是大湾区的“潜力板”。

“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核心载体,带动江门参与大湾区区域深度分工合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任庆昌认为,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小园区“单打独斗”的局面,塑造了更加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形象。

今天的江门,正以更加饱满的信心、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与大湾区城市合理分工、错位发展,深化产业协同、园区共建、科技转化等方面合作,在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中,乘势而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工业立市 制造强市

工业是江门经济安身立命之本。目前,江门工业企业已达2万多家,领益智造、大长江、无限极跻身百亿企业,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梯度培育形成优质企业群。

年来,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充分利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特别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入实施“链长制”,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打造了一个个新增长极。

江门市围绕新能源电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以及金属制品、食品、造纸和印刷等一批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由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明确了各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自去年5月份以来,各产业链专班共组织召开会议41次,共商产业发展工作举措;各产业链“链长”带队深入企业开展现场调研153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180项。

在上半年江门工业经济数据中,重点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江门市14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增加值538.84亿元,同比增长3.9%,拉动江门市规上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今年1月,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落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江门年来投资额最大的实体项目;7月以来,项目一期M1、M3主厂房等一批单体建筑顺利封顶。

“‘江门速度’一次次刷新”,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直言,“我爱上了江门这片投资的热土”。今年1-7月,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增长达15.6%,大幅高于江门市均增速12.9个百分点,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独特优势,正为江门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春天”。

2022年6月,江门印发《江门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计划形成2个产值超400亿元、3个产值超100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同时,推动在战略新兴产业各领域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引领、两带协同、三廊联动、组团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集群,这是江门作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先机的关键一招。如今,江门以“新”求“进”,正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杀手锏”,培育产业集群“高产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价值链,加速向“制造强市”迈进。

中国侨都 全球视野

江门的未来不仅仅体现在产业上,更有强大的台支撑和面向全球的格局。

作为广东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今年上半年,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完成了新能源动力电池、硅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安全应急等11个新谋划建设的特色产业园规划选址和产业发展定位。上半年,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24.36亿元,对江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66.30%,成为江门市工业发展名副其实的“主阵地”。

今年1月1日,在RCEP生效实施首日,江门市举办了RCEP启航合作发展系列活动,江门市政府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成立全国第一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举办华商对接RCEP经贸合作江门峰会,发出全球首份华商对接RCEP经贸合作“江门倡议”,下好对接服务RCEP“先手棋”,不断扩大“朋友圈”。

与此同时,保税物流也蓬勃发展。2020年7月,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江门B保”)正式封关运作,开展了保税仓储、国内货物进出流转等多项业务。江门市大力推进江门B保建设,依托新会港天马港区(国家一类口岸)的航运、停泊、装卸、运输配送等交通便利优势,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港口、仓储、清关、物流配送等服务,使企业在货物进出口环节减少物流成本。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江门的发展,正是各方合作共赢的机遇。有产业、有台,更有格局,我们坚信,选择江门、共赢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