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关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95亿元,购物人数672万人次,购物件数7045万件,人均购物金额7368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80%、49.8%、107%、20.2%。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的正式动工,深圳、成都、武汉、长沙等多座城市传来要落地市内免税店的消息,我国免税消费市场快速崛起。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由38类增加到45类,增加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离岛免税商品加贴溯源码……一系列新政实施让海南免税市场这把“火”烧得更旺。
2021年8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免税商品溯源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对香水化妆品、酒水、手机三类离岛免税商品加贴溯源码。12月底实现所有离岛免税商品加贴溯源码。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各免税店业绩连连攀升。特别是离岛免税新政允许引入多元化经营主体、放开离岛免税商店数量限制,鼓励适度竞争。
“自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三亚国际免税城新增了酒类、电子产品等消费者需求较为强烈的商品品类,新政实施后销售势头良好,为店内增加了更多可供探索的空间。我们通过提供丰富的货品,开展折扣、满减、赠券等促销活动,更大程度释放了离岛免税新政效应。”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绪江说。
自去年1月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一期开业以来,截至目前,已销售离岛免税商品超百万件,销售额突破16亿元。“在免税新政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环境的双重助力下,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全球消费精品(海南)贸易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月文说。
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2021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免税销售额504.9亿元,同比增长83%;免税购物人数967.6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免税购买件数5349.25万件,同比增长71%。目前,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共5家,离岛免税店已增至10家,免税店经营面积达22万平方米。随着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投入使用,各免税门店品牌数量超过720个,品种上由香化产品占主导,增加了更多的首饰、手表、箱包、服装、电子产品等。
全国多地竞相布局
受益于免税政策利好的不仅仅是海南。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境外消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对免税牌照审批进行适度放开,加上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一再提升,消费回流犹如一针强心剂,为国内免税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商机。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广州北站中旅免税综合体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动工,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开业。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旅游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合作打造,将探索首创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项目开发)+免税IP的综合开发模式。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136亿元,包含免税商城、奥特莱斯商城、1栋办公塔楼、2栋商业塔楼及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等。
中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牟维政表示,广州北站中旅免税综合体项目是一个全时、全季的TOD休闲、娱乐加购物的综合体。该项目建成后,将会为广州增加新的消费场景,增添新的消费业态,同时也会引入更多的国际品牌,为广州市打造商业新地标、旅游消费新名片,助推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除了广州,深圳、成都、武汉、长沙、福州、天津等多座城市相继传来要落地市内免税店的消息。各地竞相上马免税店的背后,是免税店巨大的市场前景。据世界免税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者免税消费占全球免税消费规模40%,其中境外购买免税品整体规模超1800亿元,占到全球免税消费的近乎半壁江山。在国内国外双循环背景下,消费向境内回流的潜力巨大。
在落地市内免税店方面,深圳已经付诸了实际行动,如规划在前海建设全球免税品集散中心,在罗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在盐田打造沙头角免税消费标杆项目。珠海亦提出打造免税消费新热点:珠海免税集团拱北口岸免税店正加快改扩建工程,横琴口岸进、出境免税店也在规划中。
市场蛋糕越来越大
我国作为亚洲经济消费的大国,高端消费近年来大幅提升。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指出,2018年中国高端消费品的消费额为77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高端消费品市场的1/3;预计2025年中国高端消费品总额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贡献全球40%的高端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免税行业受政策支持因素驱动程度较大,市场集中度较高,准入壁垒明显。我国现在仅有十家企业拥有免税牌照,分别为中免、日上、海免、中出服、深免、珠免、中侨、王府井、海旅投和海发控,其中日上已被中免收购,海免亦注入中免。
“当前系列政策利好、市场需求爆发,为免税企业提供了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蓝海空间。”珠海免税集团董事长鲁君驷说,在疫情冲击的大环境下,随着境外消费回流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国内消费者高层次及多样化的需求特点凸显,对高端香水化妆品的消费需求尤为旺盛。
其中市内免税店有望迎来新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销售对象和范围较窄、销售商品品类有限等因素影响,市内免税店发展规模还较小。不过,业界对其市场潜力颇为看好。据招商证券预测,通过加大发展力度,我国市内免税店在吸引海外消费回流上创造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千亿元级。
从三亚和海口的先例看,市内店先期往往租赁物业经营,但最终仍然要回归自建物业的方式。2020年离岛免税牌照增多,三亚海棠湾的流量依然由中免占据,海口日月广场的流量却为物业方引入新的经销商提供嫁衣。
市内免税的物业成本包括土地购置、商场建设、环境维护和日常经营等资本和人力支出,除此之外,为吸引留存顾客,市内店通常耦合休闲娱乐项目。充分的时空也为品牌呈现提供便利,市内店的品牌多单体设店,更像购物中心,机场免税的时空有限,国际大牌也只能偏安一隅,集约化分布。市内免税改善旅客购物体验,同时意味着坪效被稀释。
鲁君驷表示,“免税行业必须要差异化竞争,都做一样的事情,最后会导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影响整个市场的持续发展。”《海南自贸港旅游销售市场白皮书》提出,旅游免税零售产业这种快速成长的行业,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成长的烦恼,要在品牌支持、招聘和员工培训、产品定价、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优化。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想投资和进入市内免税店行业的相关企业来说,在满足经营资质条件前提下,有必要提前考量海南离岛免税店、跨境电商购物等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情况,充分评估竞争压力及潜在风险,在选址、商品、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模式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化发展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