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新区农村工作会议和街镇经济推动会议暨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度,滨海新区不断健全机制、优化方式、凝聚合力,强力推进东西部协作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和天水市张家川县、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州工作,全年累计在结对地区实施帮扶项目117个,帮助结对地区91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为受援地区引进企业17家,实际投资额超过8000万元,实现消费扶贫金额超过2亿元。

全面动员

出台11个专项工作方案

记者了解到,2021年,滨海新区制定出台了《滨海新区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实施方案》及11个专项工作方案、《2021年滨海新区与长春市对口合作工作要点》、《滨海新区助力结对地区实施“百村振兴计划”工作方案》、《滨海新区面向对口支援地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同时,召开四次滨海新区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2021年各项工作。在组织领导及交流交往方面,区主要领导到结对地区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强力推进新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落实落地;促进青海省黄南州党政代表团、甘肃省天水市及张家川县党政代表团、合作市党政代表团来新区交流,促进各项帮扶工作取得成效。

持续加力

各帮扶项目成效明显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新区在资金支持、干部人才选派、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工作中持续升级加力。其中,选派党政挂职干部23名、专业技术人才108名,并根据当地急需,“量身”选派产业园区专业技术人才11名;及时完成黄南州天津班新增8名教师选派工作;培训受援地区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共1521人次。

在产业合作方面,全年共引导9家企业落户甘肃省张家川县、合作市,企业实际投资额达5300万元;引导8家企业落户青海省黄南州,企业实际投资额达3115万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合作市、张家川县受益人数5825人。

据介绍,引导落户合作市的云顶科技项目,通过与腾讯、优酷等平台合作,打造了《甘南藏族美食》《甘南藏族潮流文化》等少数民族特色IP,前10月在当地纳税超过千万元;引导天津源泰德润集团与黄南州签署落户“飞地园区”合作协议,“飞地园区”由黄南州、海西州两州共建、利益共享,这一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黄南州在发展工业和实体经济上面临的可开发土地少、环保约束力强的难题。

精准帮扶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提速

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吉利村,新区2021年援建资金支持的万头猪场和万头牛场项目,既挖掘了当地畜牧业优势,也改变了当地村民“单打独斗”的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新区投入资金建设的尖扎县特色设施农业建设项目也正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其中,投入援建资金为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项目修缮温棚门洞、改造温棚外墙面、购置电机等,维修改造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432万元、净利润274万元,直接带动就业人员30余人、间接就业人员50余人,辐射带动350余人。精准使用援建资金,并结合结对地区资源禀赋助推各项事业发展只是新区聚焦乡村振兴协作支援工作的一个方面。

高质量谋划

项目聚力乡村振兴

新区科技帮扶助力示范村建设也取得新进展。据介绍,过去一年,新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助力受援地申报“东西部扶贫协作科技专项”;发挥“津科助农”线上帮扶平台作用,向受援地不断输送农技培训课程;此外,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各层级结对帮扶。“在甘肃省选定5个、在青海省选定8个,共13个村庄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示范村规划,计划用3-5年时间持续发力实施帮扶,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区商务和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我们也起草了《滨海新区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2022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新区各专项工作组也制定了11个专项工作方案,统筹推动人才、资金、教育、医疗等专项工作有序开展。”区商务和投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新区将按照“两保持三加强”(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保持人才支援力度;加强就业帮扶、加强产业合作、加强消费帮扶)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帮扶工作在结对地区落地生根。

在聚焦防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今年,将精准谋划帮扶项目,围绕防止返贫、改善民生、扶持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劳务协作、智力支持六个方向,增强结对地区造血能力和持续发展潜能。

区商务和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将聚焦新区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向结对地区复制推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形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同时,聚焦产业园区共建,积极推动与结对地区共建园区发展,帮助打造良好产业生态,增强共建园区发展能力。”

在深化产业合作方面,继续围绕结对地区产业发展定位,助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挥新区产业、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结对地区特色资源和产业布局,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名企西部行”活动,鼓励引导一批龙头企业到结对地区参与产业振兴发展,助力当地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载体,推动园区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