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文彬
陕西银保监局立足职责定位,引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资料图】
细化措施引领
在进一步细化相关制度方面,陕西银保监局一是就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向省政府建言献策、靠前筹划,为构筑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省级层面政策框架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联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部门出台《金融支持陕西省绿色发展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秦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以金融资金投放为“指挥棒”,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指导榆林银保监分局联合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榆林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绿色转型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从强化金融支持能源化工产业低碳转型、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资金保障、构建绿色金融发展配套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做到制度先行。
创新产品引领
陕西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把创新金融产品作为金融支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现实载体和直接体现。
一是银行业产品创新。推动陕西首笔碳捕集项目贷款落地榆林市,贷款金额超过1500万元,用于中煤某公司综合利用煤化工尾气项目建设。
二是保险业产品创新。推动全省首单能源化工行业“碳交易损失险”落地榆林市,为陕西某公司碳减排设备和减排量损失提供18.6万元风险保障,助力企业减碳目标实现。通过银行保险金融产品创新,拓宽生产企业融资渠道、丰富生产企业风险分散途径。
优化机制引领
陕西银保监局建立“政府-监管-银行保险机构-企业商户”信息沟通联动机制,为畅通金融服务供求信息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加强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与银行机构共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录200多个,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精准有效开展金融服务。同时,主动对接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过联合发文为银行保险产品创新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指导各分局主动对接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联合印发相关文件,进一步疏通银行保险地市机构和企业的沟通渠道。例如,汉中银保监分局通过对接汉中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向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共享高科技企业、“瞪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提高了金融供求双方沟通效率。铜川银保监分局立足当地环境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探索推动在重点工业园区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截至2022年末,环责险共为全省百余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2.78亿元,同比增长41.87%。
三是组织辖内部分法人银行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自评估工作,指导机构加强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建设。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指导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授信原则,优化信贷结构。截至2022年末,陕西绿色金融贷款余额5092.7亿元,同比增长37.6%,黄河流域贷款余额达700亿元,同比增长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