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口袋公园,焕然一新的楼房,充满欢声笑语的儿童游乐场,全新的供水系统……在广州市黄埔区的老旧小区里,正发生着让人惊喜的改变,微改造从一个个“小切口”入手,逐步实现城市面貌的“大变化”,让人民群众从中切实感受到“真幸福”。

2017年以来,广州市黄埔区把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作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坚持“市级筹划、区级统筹、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居民参与”的原则,以“绣花”功夫完成全区67个微改造项目,打造韧性城市、宜居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也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发挥出最大效能。

冬日早上,黄埔街东苑小区一片祥和。小区入口处的清香园内,阿姨们正在广场上打着太极,几位老人正在旁边的凉亭里聊着天,再往里走是小区的中央公园,孩子们不时骑着童车欢快穿过。

“变化太大了!以前这里到处破破烂烂,连地砖都是坑坑洼洼的,我们想活动都没有空间。”在小区生活了20多年的秦大姐说。

2021年3月,由黄埔区财政总投资1059万元的东苑小区微改造项目动工建设,涉及用地面积约3.52公顷,惠及988户居民。“微改造项目从社区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等公益性民生需求出发,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黄埔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功余表示。

微改造项目的全过程,东苑小区居民都有参与,解决了小区老龄人群爬楼难、顶楼漏水、消防通道不畅通、“三线”乱搭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让东苑小区居民更为欣慰的是,通过利用多方专项资金,小区的各项配套设施正在日益完善中。其中,小区幼儿园将在2023年6月竣工,可新增学位270个。

在文冲街黄埔新邨,步入大门可见长约10米的“家风长廊”上,彰显家风家训的字句错落分布,充满文化韵味。

黄埔新邨微改造项目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户数253户。改造过程中,区城市更新局推动社区设计师进驻社区,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辅导居民谋划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方案。让微改造惠及群众的同时,也注重提升街区文化活力。

东苑小区、黄埔新邨的变化只是黄埔区近年来以“绣花”功夫推进黄埔渐进式有机更新的缩影。2017年以来,黄埔区共投资4.8亿元对全区67个项目实施微改造,其中包括66个老旧小区和1个历史文化古村落(深井古村),现已全部基本完工,新增口袋公园61个、社区公共空间53个、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完成“三线”整治110千米,共惠及3万户、9万人。

虽同是微改造,每个小区精彩却各有不同。“微改造统筹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对不同社区实施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改造,为城市留下有迹可循的历史记忆,实现老旧小区微改造有情有景有乡愁。”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局长侯奔表示。

目前,黄埔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率、时效达标率、质量达标率及投资完成率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在广州市2019、2020年度综合评估中被评为A级。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居民满意度高达95%。

侯奔表示,“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将按照成片连片的原则,计划实施20个微改造项目(含33个老旧小区),共占地约24公顷,合计186栋楼,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1.8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