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资料图)

本报通讯员 温永泉

今年,泰安市泰山区财源街道松园小区居民陈小燕有两大喜事:孩子考上大学,老房子“旧貌换新颜”。

松园小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老房子。“空中线缆纵横交错,道路坑坑洼洼、狭窄难行,街坊邻里抢车位,看哪儿都堵心。”陈小燕说。

外墙保温、内墙粉刷、楼顶防水、雨污分流……目前,松园小区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项目投资8000多万元,惠及1912户居民,即将全部完工。”社区党委书记玄绪萍说。

泰山脚下的泰山区是泰安市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多,群众改造呼声高。泰山区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速改造老旧小区,补齐民生短板,制订出台老旧小区改造三年攻坚计划,力保2023年基本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城市文脉诠释着城市的鲜明特色。泰山区在城市更新中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不能千篇一律地重复,而是需要彰显卓尔不群的特色。”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说,城市文脉恰是塑造城市特色的最亮丽名片,在城市更新中要打造令人心驰神往的泰山特色。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岱庙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是来泰游客的必到“打卡地”。与岱庙一墙之隔的岱西社区今年启动改造,改造前一份居民意愿调查表发到了社区居民赵凯手上,他提出小区改造要结合岱庙特色,嵌入文化元素的建议,这恰与泰山区的思路不谋而合。区里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广泛征民意、聚民智、集民力,让群众充分参与改造全过程。经过多次优化提升,岱西社区才敲定改造方案,将小区颜色与岱庙城墙颜色统一,体现历史街区格调,同时通过情景重现、实物展示等方式,保存历史文化记忆。

1991年回迁的车站小区改造前蜷缩在一圈高楼大厦中间,显得很不协调,燃气、暖气一直没开通。去年11月,小区改造时提前安排电力、燃气等部门进场,地面“拉”开后一次性解决了燃气、暖气等困扰了老百姓30多年的难题。“去年家里安了暖气,温度能到20多度,再也不用在屋里穿棉袄了。”68岁的杜秀芬老人告诉记者。

今年,泰山区共投资13.05亿元,实施改造47个项目、267个小区、43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4.8万户,改造规模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位。目前,总体改造工程已完成超过80%。

老旧小区改造,能否改出新品质,既在于改造这第一步迈得如何,更在于长效管理能否行稳致远。上高街道凤凰小区改造提升后不仅环境变好了,居民享受到的社会服务质量也得以大幅改善,这得益于“社区红管家”服务提升专项行动。

泰山区把红色物业作为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实行社区领办物业。“吸纳物业人员为红色网格员,实行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化运行,多网合一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基层治理。”泰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房宝玉介绍,目前,全区26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均已落实红色物业服务模式,消除了管理服务空白,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