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盛夏时节,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百鸟翔集,一种体态优美,有着黑色羽翼、红色双足的水鸟格外显眼,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记者用望远镜看一个鸟巢,3只幼鸟正在成鸟身旁休憩,不时地转头梳理羽毛。旁边工作人员说,去年只有两只成鸟,今年2月份它们成功在野外繁殖了3只幼鸟带回来了,如今已是5口之家。

东方白鹳的传统繁殖地并不在黄河三角洲,现在缘何在此生儿育女?记者来到黄三角自然保护区,探访东方白鹳安家的故事。

从露面到繁殖

在保护区工作近30年的高级工程师朱书玉,见证了东方白鹳在这片湿地上的繁殖史。

他告诉记者,东方白鹳幼鸟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会变得高挑修长,身姿轻盈婀娜,浑身透着“高贵范儿”。当幼鸟的翅膀长度接近成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就能熟练地跟随父母外出,学习捕食技巧。

夏季,保护区内植被茂盛、食物丰富。记者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看到3只幼鸟不时随父母到附近湿地觅食,长腿涉于水中,长喙精准出击,姿态优雅。在它们周围,数只东方白鹳或在水面上觅食,或舞动着硕大的翅膀,展现出优美的舞姿。

“东方白鹳通常在北纬40度以北的高纬度地区繁殖,而越冬地在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之间。它们是纯肉食性鸟类,以鱼虾蟹为主要食物,黄三角湿地能为其提供不错的觅食环境。”朱书玉说。

东方白鹳首次出现在黄三角湿地是20多年前。1997年,国际湿地中国项目办事处与大洋洲办事处合作开展中国沿海鸟类调查。4月27日,朱书玉和同事以及两位国外专家正在一千二管理站孤北水库附近开展调查,水库北侧的沼泽湿地里,一群白色大型涉禽引起朱书玉的注意,他赶紧拿起望远镜看去。“是东方白鹳!”朱书玉兴奋地喊了起来,随即调查团队赶紧记录下了这一珍贵影像,一共19只,这是黄三角地区关于东方白鹳的首次野外确认。

“回去我们分析原因,普遍认为是那片湿地保护管理得很好,为它们提供了良好觅食环境。”朱书玉说,从那时起,保护区每年都会组织东方白鹳的调查监测,也更加注重对湿地的保护。

此后,在黄河三角洲监测到的东方白鹳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且活动范围和驻留时间也有增加。2003年5月份,一个在保护区周边做芦苇种植及生态旅游的企业老板,打电话给朱书玉:“老朱,保护区垦五圈东南侧700多米,一个油田废弃的电线杆上有一个很大的鸟巢,你来看看是什么。”朱书玉马上赶到现场,发现正是东方白鹳的巢,一只成鸟正在孵化。“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东方白鹳巢,很可惜,最后孵化没有成功。直到2005年,在保护区5万亩湿地修复区一号方台西侧高压线杆上,一次性发现5巢,其中2巢成功繁育5只,2006年又成功繁殖5巢。自此开启了东方白鹳在黄三角地区的繁殖进程。”

筑巢引鹳

与东方白鹳种群和繁殖数量在黄河三角洲不断增加相伴的,是这里湿地系统的持续恢复和栖息条件的不断改善。

2000年初,由于湿地补水受阻,加之海水倒灌,造成湿地退化。为此,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申请了保护区二期续建工程,在大汶流管理站规划了5万亩湿地修复区。

“湿地修复区规划了大坡比的深浅水区、构建了多种微地形,并建设3条隔坝,4条引水渠,多个连通闸,2003年春进水,效果非常好。”朱书玉介绍,当年发现东方白鹳近200只,丹顶鹤、黑嘴鸥、大天鹅等珍稀鸟类也显著增加。

环境的持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打算在此安家。然而,黄三角地区没有高大乔木,东方白鹳往往选择在高压线杆做巢,这对电力安全是一种威胁,而巢材缺失也让东方白鹳搭建的一些巢不那么牢固。

“我记得很清楚,2004年5月1日,一场大风,将一对东方白鹳在高压线杆顶部忙活一周刚刚搭出雏形的鸟巢掀翻到地上,心里很受触动。”朱书玉说,从那时起他开始琢磨怎么为它们搭建人工巢,招引更多白鹳来这安家。

随后,朱书玉查阅文献,开展巢穴调查,研究东方白鹳繁殖习性,最终,设计出了东方白鹳人工巢穴建设方案:15米高线杆,埋地3米,地上12米,顶端搭建镀镍钢制成的鸟巢骨架,设计直径从2.5到3米三个型号。2008年冬,投资13万元搭建的21个人工巢立了起来。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2009年春,就有近70%入住。到现在我们陆续做了115个人工巢,入住率将近80%。”朱书玉说。

此外,保护区还先后实施东方白鹳栖息地保护工程,东方白鹳、黑嘴鸥栖息地营造优化工程,极大改善了东方白鹳栖息环境。

构建监测网

三脚架、照相机、望远镜、定位装置……大汶流管理站51岁的高级工程师吴立新,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背上装有近10公斤装备的背包开始巡护,在每个鸟类栖息地都要精准“打点”。

每天往返100多公里,巡检地点、经纬度、种群状态及数量等数据都要认真记录并上传到管委会科研中心。“这些数据的积累对鸟类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吴立新告诉记者。

巡护、监测的过程,是科学研究、开展保护的重要环节。2006年,保护区出台《东方白鹳保护规程》,从保护范围、措施、制度、巡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范要求。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巡护监测制度,三个管理站,每个站规划5-6条路线,每周必须巡护一遍。“通过确定样线、样点、样方,观察记录鸟类状态、植被分布、水质、土壤、取食地资源状况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开展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赵亚杰说。

为更好地了解东方白鹳习性、迁徙路径、健康状态等信息和生物学特性,为保护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2010年开始,保护区每年都与安徽大学、中国林科院合作,为东方白鹳安装卫星环志。“目前,已成功为73只东方白鹳佩戴卫星跟踪器、彩环、金属环,通过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实时掌握野生鸟类繁殖、迁徙动态。”赵亚杰说,此外,还安装高清视频监控50余处。

去年开始,保护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工作也正式启动。总投资1679万元的生态监测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打造监控平台、展示平台、科普平台。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