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记者从成达万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连通四川东部和重庆北部的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达万高铁”),进场4个月以来全线16个标段已全部开工,路基、桥梁、隧道均进入建设热潮,1.2万人奋战一线,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

多项首个突破 工程节点建设加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长8468.8米的光明隧道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和重庆市开州区境内,地处连通川渝的关键节点。重庆境内光明隧道进口已完成29米,即将开始仰拱施工,据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成达万高铁工程指挥部一工区经理乌小平介绍,其管内另外两座隧道正在进行洞口边仰坡施工,桥梁工程桩基完成107根,占设计总量的56.3%,桥梁工程后续承台、墩身及连续梁按照施工计划有序推进。

四川境内光明隧道出口已掘进66米,仰拱初支已经成环,即将开始二衬施工,据中铁北京局成达万高铁15标二工区安全总监白李康介绍,从去年12月进洞施工以来,作业人员采用24小时轮班制,确保施工计划有序推进。

成达万高速铁路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离光明隧道不远处的灯塔村特大桥,前不久迎来第一个施工节点——15号桥墩建设完成,这也是成达万高铁营山至万州段浇筑完成的首墩。

同样完成“首个”突破的,还有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的德公村特大桥。近日,大桥首桩开钻,目前共有4座桥墩进行桩基作业。“大桥开始桩基开钻,标志着大桥建设全面推进。”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铁5标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强华介绍,德公村特大桥总长约3.9公里,跨达成单线铁路、遂新上行联络线、沪蓉双线铁路4条既有线,是标段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与此同时,项目路基建设有49段,已累计完成土石方70.55万方,占设计总量的22.1%;桥梁工程41座,已开工22座,累计完成桩基14306米,占设计总量的12.6%,承台、墩身等下部结构正有序推进中。

智慧化系统 助力全线建设提速 

人员、机械设备的充分投入,保证了施工稳步推进;而智慧系统加持的拌和站、钢筋厂等大型临时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则为高质、高效的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南充市营山县东升镇的钢材加工厂,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刚刚从数控钢筋笼滚焊机“出炉”的钢筋笼。据悉,该厂承担约2.2万吨桥涵钢材加工任务,在建设初期,按照“工厂化、智能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原则,打造了全数字化生产线,配置数控钢筋锯切墩粗套丝生产线、数控钢筋弯曲中心等多种数控智能生产设备,并利用云平台数据互联特性,形成了从下订单、原材溯源、加工配送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与此同时,搭建的平台还通过内置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深化设计,最大限度保障钢筋优化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已累计产能约860吨,日均产能由20吨提升至约40吨,订单提交750单。

同样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的中铁十九局成达万高铁10标3号拌和站,承担着管段内35.8万方的混凝土生产任务。在信息化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通过大屏监控混凝土生产的每个环节,一名操作员、一名信息员就能完成全部操作。“生产实时数据会上传国铁集团工程管理平台,投资方、建设方可监控、管理每一个流程。”中铁十九局成达万高铁10标副指挥长张占杰说,“全流程透明化的生产,有力保障了产品质量,对全面卡控工程安全质量打下了基础。”截至目前,三号拌和站共完成1.2万方混凝土生产。

“沿线群众对这条高铁翘首以盼,自开工以来,地方政府对建设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公司会加大施工组织,年内推动更多实物量落地,争取早日建成通车。”成达万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达州指挥部指挥长何万发表示。

据了解,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形成从成都东出、北上的全程350公里时速高铁出川大通道,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