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江苏省15个市区,59个试点样本,75个行政村,2000多份调研报告……近日,江苏大学屋顶光伏调研团队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实证分析,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探索屋顶光伏扩散机制与信息扩散模式,探究通过微观心理感知的运行机制,提出利用社会网络推动屋顶光伏涟漪式扩散的路径并得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形成相关调研报告,助力光伏登上乡村屋顶。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从社会关系网络出发进行田野调查,广泛和村民开展访谈与研究。”团队负责人金顺林表示,调研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助农人”,期待通过调研推动农村住宅屋顶光伏部署,动员社会力量破解农村清洁能源转型问题,为零碳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团队以江苏省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59个试点市、区为样本,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等系列科学方法确定75个行政村的村民进行田野调查。
为掌握当前农村社会资本发展和屋顶光伏安装现状的一手资料,历时两年多时间,江苏大学屋顶光伏调研团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调研与入户分享,推动光伏能源在农村的广泛使用,以科技助推乡村振兴。
村民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在家休息,而屋顶光伏调研团队的身影仍奔波于村民家中展开调研,仔细记录每一条数据,认真听取村民的反馈和建议。“我们看到了农村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更感受到广大农民对提升生活水平的迫切需求,这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研究很有意义。”团队成员纷纷表示,2000份的调查问卷,每一份都很珍贵。
汇总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非常重视太阳能屋顶光伏产业的发展,希望早日使用上清洁能源;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受访者表示,目前试点村内部分光伏发电硬件设施到位,但存在政策宣传欠佳的问题,同时也缺乏光伏发电产品使用说明宣讲活动;部分仍使用传统生物燃料的独居老年人明确表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并缺乏专业人员的帮带,想安装却没有安装。
团队认为,要打通光伏登上乡村屋顶的“最后一公里”,主要对策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构建扩散中心,培育社会关系,完善基层政策推广基础;二是疏通扩散路径,丰富社会关系,加快信息传播速率;三是巩固扩散成果,优化感知体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并增强村民环境意识。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