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题:MLF大量到期会触发降准吗?
作者 明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弱复苏,宽信用推进仍面临压力,货币政策依然处于宽松区间。短期来看,消费修复斜率较低、外需回落风险持续、地产投资难以迅速扭转等因素指向经济弱复苏趋势或将延续。且往后看,海外经济逐步滑入衰退风险加大,因而仍需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以进一步呵护宽信用进程。除此以外,虽然9月金融数据出现了大幅好转,但近期票据利率指向社会融资延续弱修复,在排除政策刺激的因素后,内生的融资需求依然较为疲乏,货币政策难以快速收紧,仍需维持流动性处于相对充裕的状态以支持经济。因此,后续仍然有降准的可能,而对比历史上货币宽松阶段降准的幅度和次数,后续也存在降准的空间。
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认为降准虽然存在空间,但未必会在11月落地。本轮货币宽松周期操作的核心目标为补充流动性缺口、支持信贷投放。而在不考虑MLF(中期借贷便利)和逆回购到期的前提下,11月并无较大的流动性缺口,等量续作MLF也足以保持资金面的平稳态势。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在,虽然在“以我为主”的原则之下,外部因素并非货币政策的硬约束,但是在流动性补充的急迫性不强的情况下,央行也需要考虑政策工具的运用对人民币币值变化预期的影响,避免进一步加重人民币贬值压力。此外,元旦前和春节前是阶段性流动性缺口较大的时点。回顾历史,2008年以来,降准多发生在12月至次年4月这一时间段,在经济偏弱时期,央行往往提前发力,逆周期调节,鼓励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个季度均有降准的可能,降准落地的概率分布为2023年1月>2022年12月>2022年11月。如果11月央行并未降准,那么等量续作MLF的概率将大幅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呵护资金面,不过以大幅高于市场资金利率投放流动性可能会带动资金利率的回升。
从当前经济修复情况以及央行态度来看,不用担心资金面的快速收紧,跨月结束后预计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将有所回落。对于债市而言,长债利率下破2.7%后又遇到了持续向下空间不足的问题,叠加基本面数据修复预期,短期来看支撑持续做多的理由并不充分。但跨月后资金面边际好转的情况下,杠杆策略仍会有一定空间。(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