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整碧桂园的评级。
具体而言,穆迪撤销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企业家族“Baa3”发行人评级,确认了其评级为“Ba1”;与此同时,穆迪将该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
(相关资料图)
对此,碧桂园回应称,公司目前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稳定,现金流充裕。本次调整不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及融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调级成行业常态
实际上,将穆迪调整碧桂园评级这一时间放到整个市场环境来看,便可以发现这并非针对碧桂园一家的评级调整。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承压明显,导致悲观情绪不断传导。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下行以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下调受评房企评级或展望达250余次。而穆迪(Moody)今年6月报告称,其在过去9个月对发行高收益债券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91次降级,创下新记录。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底的过去十年,穆迪仅对此类公司进行了56次降级。
于今年5月初,穆迪就曾发布报告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年销售仍将保持疲弱,支持性政策发挥效果仍需时间。穆迪称,行业展望负面,反映合约销售乏力且融资环境偏紧,信贷环境偏紧之下销售下滑将继续令开发商流动性承压。
而本次穆迪对碧桂园进行评级调整,也主要是针对行业销售及融资环境改善速度不及预期所做出的评级调整动作。
在评级中,穆迪高级副总裁Kaven Tsang提到,调整是考虑到碧桂园在未来6至12个月,因房地产销售下降和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进而降低其流动性缓冲和财务灵活性,但穆迪依然预计碧桂园将保持强劲的市场地位和良好的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此次并非被大幅降级,在穆迪评级计分表中仍然给其打分为投资级(Baa3),而是仅考虑融资环境趋弱被下调一级。在穆迪评级对照表中,从最高的Aaa级到最低的C级,一共有21个级别,即投资等级和投机等级。其中,Baa3级及以上为投资等级,其他为投机等级,而Ba1级仍位于投机等级第一位。
目前数据来看,碧桂园依然留有相对安全的流动性空间。据年报显示,截至2021底,今年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约643.8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共约790亿元;同期,不受限制的现金1470亿元。
此外,截至去年底,碧桂园合同负债7092.55亿元,这部分账上负债在房屋交付后,这些负债也会转化为现金流,继续增加企业的流动性。
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为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压力,政策暖风频吹以提振市场信心。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00余个城市共计出台各类楼市松绑政策超过300次,5月已有超80城出台调控143次。
随着各项举措的不断落实到位,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走出低迷,复苏迹象明显。以碧桂园为例,其5月单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287.1亿元,环比增长27%。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销售数据均环比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环比增长14%,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25.8%。国家统计局则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积极变化。
在销售端逐渐恢复之际,众多房企也在不断用实际行动为市场注入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碧桂园、旭辉控股、雅居乐、建业地产、中梁控股、融信中国、朗诗地产、弘阳地产、时代中国等房企都曾接连回购公司债券。
6月23日早间,碧桂园公告称,公司以现金提前赎回了约 4.11 亿美元年内到期票据(约合人民币27.62亿元)。早在6月15日,公司就曾宣布回购2022年7月到期的6.83亿美元票据(约合人民币45.88亿元)。据了解,该笔票据是碧桂园唯一一笔今年需兑付的美元债,待该笔剩余票据偿付完成后,公司年内无到期美元债。
另外,今年以来,两大国际评级机构先后对碧桂园予以认可。今年6月,惠誉确认维持公司投资级信用评级;标普也确认维持碧桂园现有的“B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标普认为,碧桂园近期获得的境内外融资证明了其融资能力。公开资料显示,自2021年11月融资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以来,碧桂园是首批成功重启境内外融资渠道的民营房企。
自2021年12月以来,公司在境内外成功发行了多笔覆盖不同场所、不同产品的直接融资,并于2022年3月1日获取了境内银行间协会50亿中期票据的发行额度。
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是首批发行附带信用保护工具公司债的示范性民营房企,其率先试水通过“债券发行+信用保护”的方案进行融资,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优质民营房企基本面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的认可。
由此可见,在内源销售环比出现明显提升,外源依然有充沛融资进入的情况下,显然目前程度的现金回购并不会对碧桂园的流动性造成影响。
据wind数据显示,在经历评级调整波动之后,碧桂园6月23日股价收涨1.1%,这或许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投资者对于碧桂园无声的支持与信任。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