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
1、金融数据总量均超预期,宽信用效果初现
2022年4月11日央行发布的3月金融数据,社融方面,3月新增社融4.65万亿元,较上月多增3.45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多增1.27万亿元。3月社融存量同比增加10.6%,比上月提高0.4%;人民币贷款方面,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较上月提高1.9万亿元;货币供应量方面,M1同比增长4.7%,M2同比增长9.7%。几项数据均大幅度超过市场此前预期。
近期市场受俄乌冲突、疫情反复、原材料通胀等风险因素困扰,3月悲观情绪不断抬升,但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回暖力度明显,总量增速普遍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前宽信用已经初现成果,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信用修复的疑虑。
2、部分数据结构有待改善,是宽信用初期正常现象
3月金融数据总量回暖幅度明显,但不同数据结构表现不一。社融、信贷等数据结构依然欠佳,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短期融资发力,货币供应量数据结构表现亮眼。社融上,3月政府债券融资较多,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发力,通过逆周期调节推动。在国常会中中央已经明确表态政府债券前置发行,因此上半年社融主要由财政发力推动,后续需要市场主体接力;信贷上,企业短贷需求活跃,居民信贷仍较低迷。从信贷各分项上看,企业短期贷款融资同比多增4341亿元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712亿元,延续了年初以来的活跃,是信贷总量的主要支撑,但居民信贷需求依然较为低迷;货币供应量上,M1与M2保持了较高增速,实体经济活化率进一步提高。3月M1与12月相比提高了1.2%,M2比12月提高了0.7%,剔除了春节因素影响的M1增速提高更快,表明实体经济活化率提高,经济持续向好。
结构虽然欠佳,但依然符合历史规律,经济数据从总量到结构的改善需要时间。回顾历次宽信用的过程,均是先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力,刺激提升社融总量,随着市场对宽信用的信心逐渐修复后,信用结构才会逐渐改善,期间存在时滞。因此,我们认为虽然3月金融数据结构欠佳,但是优秀的总量表明宽信用已经初见成效。
3、此前政府已经多次提及信贷发力,宽信用逻辑再次得到印证
2022年以来中央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3月份的金融委会议和4月份的国常会中多次明确表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等信贷发力相关的内容。因此,3月份信贷和社融双回升虽是意料之外,但仍是情理之中。同时,国常会明确了后续信贷将更加着力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小微企业,这也回应了市场对当前缺乏融资主体的担心。按照宏观杠杆率不超过2020年三季度测算,社融存量增速上限可以达到11.5%,当前仍有进一步宽信用空间。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宽信用是确定的,宽货币是不确定的。从2020年的经验来看,宽信用并不需要宽货币持续加码,2020年5月之后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行,债券收益率持续上行,并未影响宽信用持续发力。目前债券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们维持警惕债市调整风险的观点不变。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