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新方位)

习近平主席10月14日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坚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在我国西部,一条巨大的交通动脉日益强劲——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它不是单纯的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助力西部地区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编 者

“新政策就像一份路线图,详实、细致、可执行!”接到公司紧急开会学习的通知,李玮兴奋不已,过去4年不间断出差的疲惫,仿佛瞬间消失。

让李玮难掩激动的新政策,正是9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作为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李玮亲眼见证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重庆到广西北部湾的铁海联运班列货运量从零增长到6.5万标箱。

在北部湾,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兆凯也在研究这一新政策。通过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于兆凯公司今年的产值有望比2019年翻一番,“西部陆海新通道加持新方案,给我们打开干事创业的新天地。”

舳舻千里,铁龙驰骋,货畅其流。乘着政策东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正驶入快车道。

为何要建

区域协调发展的强支撑、深化双向开放的金纽带

碧海青天,舟车辐辏。

“呜——”汽笛声中,巨轮“天力”号缓缓靠岸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码头。龙门吊下,于兆凯指着船身,放大嗓门:“这条船装着从泰国运来的木薯,有3万吨。”

每年,新天德要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木薯40万吨,用来生产酒精,深加工后,将产品再销往国内外其他地区。

“过去钦州港运力有限,我们只得依靠广州南沙港,耗时长、成本高。出口一个货柜,陆运成本要比现在高出1.2万元。”于兆凯坦言,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提速,航次增多,通关也更便捷。“去年起,通过北部湾港,我们便可连通世界。”

于兆凯口中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不只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一条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之路。

2015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正式启动,陆海新通道成为双方物流合作领域的重点示范项目。

如今,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借助这条新通道,以成、渝、北部湾港与洋浦港4个重要枢纽为支撑,西部的川、渝、滇、贵、甘等10余个省份开辟了更快捷的出海通道;“靠海吃海”的琼、桂拥有了更广阔的经济腹地。东盟的产品不仅有了直通中国内陆的“快速路”,更可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欧洲。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周小棋说。

——东西双向互济,区域协调发展,新通道是强支撑。

“满载汽车和配件的火车由重庆发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钦州出海,最快4天就能到越南。如果由长江往上海走江海联运,得20天以上。”李玮举例算账,生产电机和摩托车的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因转走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年能省上千万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提升了西部的物流水平,也促使东部先进产能向西部顺利转移。“康宁玻璃决定在重庆建设西部原材料分拨中心,长城汽车、海尔工厂产能也在向重庆转移。”李玮介绍,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外地货源已经超过60%。

——陆海内外联动,深化双向开放,新通道是金纽带。

“拉出去的是机电、零配件等产品,拉回来的是水果、海鲜,新通道就像是连接陆海的纽带。”成都国际铁路港装卸工人李成发现,班列运回的货物中,东南亚特产越来越多,“这些进口特产很快就摆上超市货架,我们很多人买过。”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规模显著扩大。截至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辐射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08个港口,货物品类达640个。仅2020年,铁海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就分别同比增长105%、23.2%,水果、海鲜等东盟特产以最新鲜的状态摆上中国西部地区百姓餐桌,而西部地区的PVC(聚氯乙烯)、土豆等产品也第一时间运抵东盟。

“新通道已经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的大动脉。”广西发改委党组成员樊一江介绍,今年前8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区市对东盟进出口8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拉动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

有何作用

带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融合发展

根据《方案》,到2025年,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基本建成。这个新通道,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

随着通道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投资兴业。仅北部湾一带,与新天德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就超过20家。

“以木薯为依托,我们已打造出酒精深加工的三条产业链。”于兆凯说,产品已经通过新通道销售到长江流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与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酒厂超400家。

获益的不仅是新天德。北海、防城港、钦州等3个临港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中马钦州产业园、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等加快建设,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一期工程即将竣工……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集聚能力加速显现。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樊一江介绍,“十三五”时期,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累计达10501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0%。今年前8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891.6亿元,增长32.4%。

作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庆,也尽享聚客效应。2020年,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元,服务涵盖150公里范围内16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今年,重庆还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为物流企业融资超过4亿美元。“通道活力正不断释放。”重庆市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肖文军说。

展望未来,按照《方案》,将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加快都市圈资源要素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吸引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注重发掘通道沿线的消费品双向物流需求,按照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发展通道经济为导向,建立沿通道的产业上下游联系,培育通道增量货源。

“这些措施,扭住了通道未来扩大开放、共建共享的牛鼻子。”周小棋说。《方案》明确提出,发挥通道对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北部湾城市群,壮大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加快重点都市圈建设。“随着支持西部省份在北部湾建设‘飞地园区’等政策落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将更好发挥,带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融合发展。”

如何共建

补足短板,优化服务,提升通道竞争力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还有一些短板要补。”樊一江亮出家底,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智慧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尚未具备30万吨级散货船的通航和靠泊能力,“集装箱航线仅有54条,远低于上海港、深圳港水平。”

硬件待完善,服务也需提升。“通道综合物流成本高于中东部地区,多式联运‘一单制’有待推广。”李玮介绍。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方案》的出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有了推进任务落实的新路径、新方法。

——着力补齐通道建设短板弱项。

根据《方案》,西部陆海新通道东、中、西三条主通道布局将加快,黄百铁路、贵南高铁等关键铁路设施建设完成后,将提升通道运能。此外,北部湾港、洋浦港建设也在提速,并将发展国际直航航线,而重庆、成都、南充、昆明等沿线物流枢纽和节点加快建设,也将提升物流承载能力。

“到2025年,实现北部湾门户港货物吞吐量5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以上,建成钦州港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重点项目,具备接纳世界各类大型船舶的靠泊能力。”樊一江说。

——着力提高通道物流质量效益。

《方案》要求,结合腹地经济条件和区位特点,优化运营组织,创新物流模式,提高铁海联运、国际班轮、跨境班列班车等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通道整体运行效率。将加密重庆、四川至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频次,大力拓展北部湾港、洋浦港航线网络,持续提高国际航线密度,扩大集装箱外贸航线覆盖范围。

“‘十四五’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我们还将发挥今年底即将通车的中老铁路作用,提前谋划班列运营方案,做好国际联运货运规则、运输组织设计。”国铁集团货运部副主任董晖说。

——着力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

《方案》提出全面清理通道运行收费环节,推动港口、铁路站场等运营主体优服提质降费,强调继续深入推进“一单制”,强化口岸功能,培育冷链、大宗商品等专业化物流服务,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为继续提升通道综合服务水平提供了指引。

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涉及海运、铁路、公路、港口、内陆堆场等多个承运主体和运输环节,降低全程运输成本,既需多方能力,也大有可为。“国铁集团将继续给予新通道班列优惠运价,我们也希望相关各方共同加大支持力度,综合施策,降低全程物流成本,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董晖说。

——着力推进通道融合开放发展。

《方案》提出,加快资源要素和产业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并联动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若干枢纽经济区,强调拓展全球服务网络,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充分利用国际协定和平台,加强产业链合作、壮大国际合作园区和经济合作区。

李玮透露,重庆正在建立内陆无水港。依托智慧集装箱堆场、冷链仓库等设施,“无水港”实现国际集装箱储存转运、进出口冷链储存加工、供应链服务等七大功能。“这个好的模式希望能复制到沿线各地,推动通道物流规模化组织、区域化集散、专业化服务、网络化运行。”

本报记者 陆娅楠 蒋云龙 张云河 张 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