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有两起在葡萄酒中添加甜蜜素的事件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红葡萄酒经检验“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项目不合格;烟台金沙岸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98号莱美特干红葡萄酒抽检不合格,其不合格项目也源自甜蜜素。

葡萄酒中添加甜蜜素,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WBO此前也曾做过多次报道,其带给行业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那么这种情况屡禁不止,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相关资料图)

添加甜蜜素来改善口感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最新研究表明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据国标GB15037-2006《葡萄酒》里规定,葡萄酒不得添加甜味剂。

宁夏揽翠酒庄酿酒师邵青松告诉WBO: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某些产区因为风土原因,产出的葡萄原汁质量有缺陷,用这样的原汁来酿酒必然导致酒体圆润度不够,所以才会导致添加甜蜜素的现象发生。此外,他还认为相比添加蔗糖,添加甜蜜素不存在二次发酵的风险,且成本低廉,所以才有不良厂商违规添加,来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上海一位葡萄酒进口商则表示,在意大利有的酒庄也会在干红中加入葡萄浓缩糖浆,将其改造成半干半甜型酒,并且葡萄浓缩糖浆的价格很低,甚至比甜蜜素还要便宜,因此不会出现添加甜蜜素的现象。

低价竞争和贴牌商推波助澜的结果

深圳智德营销公司总经理王德惠认为,中国市场地域广阔、且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各地葡萄酒教育深入程度不一,导致葡萄酒消费市场存在较大差异,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厂商可乘之机。在相对注重价格的区域,厂商违规添加甜蜜素来降低成本,在迎合消费者口感的同时,通过走量来获利。

曾在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担任负责人的朱先生告诉WBO:一些贴牌商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渠道商贴牌的产品出现这种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这是渠道商为了追求更大利益所致。

WBO调查发现,被检出甜蜜素的新疆伊珠纯红葡萄酒在淘宝上6瓶售价150元,单瓶价25元。尽管记者没有查到98号莱美特干红葡萄酒的价格,但从被检出地点——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润盛生活超市来看,并非知名商超。可见添加甜蜜素的葡萄酒确实在低价位段、非主流流通渠道出现的几率较高。

那有没有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况呢?

朱先生指出:葡萄酒生产企业首先要从源头上守住质量关。一家有社会责任,有品牌意识的企业不会生产出这种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WBO,国家对干红葡萄酒的标准有严格规定,确实有一些厂商在原料品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添加甜蜜素来改善口感,但这属于饮鸩止渴的做法,毕竟这是违反国家法规的,对企业品牌也有负面影响。他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并不一定非要在干红这一棵树上吊死,转变一下思路,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将其生产成果露酒,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也不违规。

部分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