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静的共享经济领域,暗流涌动。7月25日,共享充电企业竹芒科技发布公告,该公司新增共享充电桩、零售柜等新业务、设备。除此以外,同在共享充电行业的怪兽充电在探索广告、白酒等业务。当前,部分共享充电企业在收缩线下业务,行业新一轮洗牌或将到来。这场盈利持久战考验着企业的实力与心态。
企业集体拓新
(资料图)
低调一年多的共享充电领域,再次折腾起来了。竹芒科技召开线上发布会并宣布,该公司新增充电桩、无人零售柜、储物柜等新业务线。竹芒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还将发展与娱乐相关的业务。不仅如此,竹芒科技也开始试点口罩机、AED体外除颤仪一体机等产品。
据悉,2021年4月,街电、搜电充电宣布合并,同年母公司定名为“竹芒科技”。截至去年9月,街电、搜电充电在全国范围的共享充电宝在线商铺点位(POI)合计已突破100万。
也就在不久前,竹芒科技公司旗下搜电公众号悄然变更为“YoGo悠购甄选”服务号,简介中写道,该服务号定位为“全网优选好物、海量生活优惠券、媒体互动等一站式生活服务”。不过,目前,进入该服务号仍会弹出“租借充电宝”搜电小程序入口。该服务号已发布的文章中嵌入了口碑小程序的购券链接。
竹芒科技的多业务尝试是行业缩影,不少共享充电企业忙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与商业变现。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推出“开欢”白酒产品,并在线上开店。与此同时,怪兽充电还将广告收入写进了公司财报,将广告作为未来可拓展收益的业务。
除此以外,小电也在尝试建立会员体系,并希望通过深挖用户运营,为会员在充电之外提供更多新的服务,拓展更多商业上的可能性。
行业高开低走
搜电合并街电、怪兽充电上市、小电科技接受上市辅导……2021年上半年,似乎是共享充电一闪即逝的高光时刻。随后,共享充电行业便迎来了现实的洗礼。街电和搜电合并后,并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行业头部,竹芒科技也似乎消失在话题、舆论中。街电更像是被边缘化的项目。据媒体报道,2021年底,竹芒科技进行了裁员,尤其裁撤了街电品牌部大部分工作人员。
无独有偶,小电科技也曾传出裁员消息,尽管小电科技否认。但传闻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小电CEO唐永波在内部信中提到,公司收入骤降冰点,公司5000名员工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亟待解决。
作为共享充电领域第一股的怪兽充电,在经历五个季度的连续盈利后,再次陷入亏损。怪兽充电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为7.371亿元,同比下滑13%,环比下降12%,3个月亏损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显示,怪兽充电一季度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广告服务和新业务计划的收入)只有640万元。另外,开欢天猫旗舰店内,销量最多的一款白酒月销为19。从上述数据来看,无论是酒还是广告,暂时无法撑起怪兽充电第二增长点的野心。
与此同时,怪兽充电的股价暂未见更多增长。7月25日,怪兽充电股票收盘价为1.14美元/股,而该公司上市时每股定价8.5美元,每股股价最高时为10美元。与高点相比,怪兽充电股票价格下降近九成。
对共享充电充满执念的美团,也没扛住来自市场的打击。有媒体报道称,2021年7月,美团共享充电宝负责人高程离职,美团充电宝正在抛弃自营点位,有33个城市的点位、市场交由代理商接盘运营。
从资本看好到企业收缩业务,一年的时间,共享充电的发展前途似乎罩上了一层迷雾。
模式痛点难破
共享充电领域竞争与挑战愈发明显,一二线城市的点位逐渐走向饱和。行业发展初期,企业不断占领点位、抢占人流密集场所,来加速扩展点位。新的“空白”点位反而成为稀缺资源。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7-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虽然各家已经开始向三四线城市布局,但下沉市场仍需要时间来培育。
当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单一,绝大部分收益都是来源于租借收益,涨价、套路等让共享充电成了新的“价格刺客”。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指出,共享充电属于“应急需求”,市场的需求不稳定。随着手机电源功能的越来越强大,共享充电的营收增速会逐渐缓慢下来,“本质还是因为这个需求不是很‘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共享充电是共享经济中需求量较大的一类。从长期角度来看,电池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未来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升级,共享充电将面临冲击。企业如何保持长久盈利值得深思。
北京商报记者王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