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
年度行动计划启动
泉州网6月24日讯(记者谢曦 通讯员谢志洞)为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近日,泉州市环委办印发行动计划,明确202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工作要点、重点项目及工作目标。
蓝天工程聚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锅炉综合治理、工业炉窑综合治理、低VOCs(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VOCs综合治理项目、污染精准防控体系建设等六个治气重点领域,策划实施135个蓝天工程重点项目。力争2023年中心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5%,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21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浓度保持平稳并力争有所下降。
碧水工程围绕尾厝、永春(大溪桥)、蟳埔等断面,重点推进实施117个流域精准治理项目,力争2023年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以上;小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2.1%以上;县级及以上、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100%、95%以上。
碧海工程坚持陆海统筹,重点做好“统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强化陆海污染协同治理、深化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增强海洋环境治理能力”五方面14个碧海工程重点项目,力争2023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92.6%;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平均分布密度<300平方米/公里。
净土工程持续深化土壤、农业农村、地下水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策划实施18个重点项目,力争2023年以“农用地、建设用地”为重点,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以上,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以“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为重点,完成有效投资4亿元以上,推进100个以上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消除19条以上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以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重点污染源”为重点,国、省控区域点位Ⅴ类水比例不超过10%,“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