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这个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株洲无疑是一位实力不可小觑的“猛将”。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株洲制造“底盘”稳、“底气”足。在全省致力打造的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中,株洲独占两席。以制造业为引领,株洲工业频频交出高分答卷。2021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1.7%,增速排名全省第二、一类市州第一。
发愤图强看株洲,重振雄风靠人才!不沿边、不靠海的株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推进人才强市建设,“人才高地”“制造高地”相互呼应,株洲正向着“制造名城、幸福株洲”阔步迈进。
做强“第一资源”,打造“人才高地”
制造业是株洲的使命,也是株洲的底色与机遇。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表示,“株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发愤图强、重振雄风’的要求,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品牌、升级’的工作思路,围绕‘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和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目标,突出主导产业锻长板、扬优势,在产业和创新优势领域发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国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利用老工业基地先发优势,焕发先进制造业城市活力。在株洲,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国航发株洲研究所、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聚集了上万名产业研发人员,从企业里培育了刘友梅、尹泽勇、丁荣军等3名院士和冯江华、包幼林等国家级人才111人。
立足制造业人才的独特优势,株洲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全力打造株洲人才高地品牌。
为精准聚焦人才政策需求,打通工作堵点,2021年7月,市委书记曹慧泉召集相关单位和企业,连续主持3场人才座谈会,听取各类人才对《关于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推动株洲市高质量发展的30条措施》(以下简称“新人才30条”)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同年8月6日,升级版株洲“新人才30条”政策正式对外发布,整合市级人才计划,统筹各区人才政策,优化升级措施17条、创新措施13条,为株洲“引、留、育、扶、识、用”才提供了更强力的政策引擎!
“我放弃了国外优越待遇,来到株洲一家民营企业从事大数据研发工作,先后两次获得湖南省科技创新奖,还是市领导联系的对象,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和市委对人才不拘一格。”湖南华云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道。
当前,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人才工作众星捧月,职能部门、用人单位齐抓共推人才发展事业,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不断显现。
瞄准关键领域,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
“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出得彩。”中车株所人力资源部部长唐远远说起人才工作,深有感触。近年来,公司采取多元职业发展规划理念,对人才发展实行“双线路”发展政策,即:领导型和专家型人才,最终以贡献力为衡量标准。在中车株洲所,已聚集了7000研发人员的规模,光是产业博士就有239名。
而在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等“资深”的制造国企,研发人员均超过1500人。株洲这样的产业人才规模,在全国非省会城市中当属一流。
株洲深知“人才跟着产业走,产业要靠人才兴”的硬道理,在新一轮人才布局中,注重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注重引进“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实现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为株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在株洲高新区,“三链融合”是人才工作的“主旋律”。聚焦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中小企业广泛培育人才,以派驻“四联”干部驻企、兑现创新奖励政策、帮助企业招才引智、打造产业链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增智力”,创造更优营商环境,激励“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该区十分重视“搭高端平台,引高端人才”。截至当前,该区从事重点产业科技研发和生产的人才有14万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45名,中国动力谷专家人才库专家856名。
针对核心技术攻关,株洲大力培育科创平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2021年,新增省级平台4家、市级22家。目前,全市搭建完成国家、省、市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近600家,引进院士团队21个,有科研人才4.2万余人加盟。与此同时,主动对接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大力推进现有硬质合金、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重组,有5家单位入选全省第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及培育名单。这些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磁场”效应,吸引了一批人才,形成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
“原先控制刀具材料硬度的核心技术得求助于人,现在这种核心技术已经牢牢抓在我们手中了。”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国峰充满信心说道,目前,华锐精密已稳居国内刀具行业领头羊地位。
不止华锐,如今,以中车、株硬为代表的国企和以时代新材、欧科亿、宏达电子等为代表的民企,在吸引、培育企业研发人才上,出实招、出硬招,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科研人才,同时,企业在研发上重创新,大投入,在硬质合金和机车牵引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化解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
汇聚“四海英才”,释放人才活力
2021年6月13-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面试”在北京紧张举行。为招到心仪人才,株洲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到北京集中招才,采取“面谈+面试”相结合的形式,招录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
“敢于走出去,敢于在流程、制度上创新,这充分体现了株洲市对待人才工作是不拘一格的,重视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株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廖文辉深有感触地说道。
为了盘活“人才”这盘大棋,近年来,株洲打破思想藩篱,不断创新招才、选才、识才、用才机制。
不拘一格揽人才。从“坐家里”招才到“走出去”招才,从“线下”招才到“线上”招才,株洲广开招才渠道。鼓励用人单位和各级人事组织部门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开通手机直播直聘移动平台,先后有中车、航空、硬质合金等大型央企联合在线招才,线上吸引百万求职者关注,线下收到2万多份求职简历,成功签约人才达1510多人。
创新形式育人才。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株洲大胆创新,通过多途径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乡村“双创”人才、带货主播等人才队伍。株洲市第八届“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暨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重点项目选拔赛上,300名技能人才切磋交流,相互学习。湘赣边首届直播带货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来自湘赣边5市18个县区200多名直播电商达人参加,线上参与人数突破3000万人,短短3天带货1000余万元,促成项目合作84个。
任人唯贤识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放权企业,实施企业举荐高层次人才。评价人才以业绩、能力为导向,不单纯以学历、论文、职称来评价。打破人才认定“四唯”现象,支持企业根据税收贡献自主举荐高层次人才。2021年共有8名非公企业的人才获得高层次人才举荐,这标志着人才认定方式的重大创新和较大转变。据统计数据显示,株洲已拥有高层次人才4258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人才汇聚盛三湘!
迈向发展新征程,株洲将借助千千万万名人才的智慧合力,在打造“三个高地”中走在前列,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中勇于担当,在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做好示范,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全力打造“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张马良 李石德 檀伟祥 吴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