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通气会上表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村镇银行1648家,中西部地区占比66%,县域覆盖率68%。资产总额2.2万亿元,负债总额2万亿元,贷款余额1.4万亿元,存款余额1.8万亿元。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资产质量略好于全国中小银行平均水平,流动性充裕,风险完全可控。
前些年,在行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村镇银行贪大求洋、偏离主业,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大额授信、异地授信,以及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款业务。对于这些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村镇银行票据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明显下降,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互联网存款大幅下降。目前,还有40家村镇银行吸收账内互联网存款,余额39亿元。除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外,尚未发现其他村镇银行存在或持有账外非法吸收的互联网存款。
河南、安徽村镇银行已累计垫付180.4亿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7月11日以来,河南、安徽先后发布4期公告,分别对5万元以下、5—10万元、10—15万元、15—25万元的客户实施垫付。截至8月11日晚,已累计垫付43.6万户、180.4亿元,客户、资金垫付率分别为69.6%、66%,进展总体顺利。
垫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共有14.7万客户未登记,除长期睡眠户(账户金额100元以下)外,还有少量可疑账户,这些客户可能存在被犯罪分子欺骗、裹挟,冒名开户,需进一步核实信息,甄别和判断交易行为。请未登记客户抓紧完成登记。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的要求,支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后续风险处置工作,加强追赃挽损,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坚决惩治金融腐败,坚持依法依规,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在“保交楼 稳民生”工作中“尽好责 守好位”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中“尽好责、守好位”。银保监会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研究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协同推进压实地方责任,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要在金融支持“做到位”。对保交楼金融支持,银保监会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以新市民和城镇年轻人为重点,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与各方工作协同,配合积极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 26996套商品房按期交付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通气会上表示,要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目前5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银行业机构全部批量转出不良资产规模的80%以上,仍然是不良资产收购主力军。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和救助受困房企,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稳民生”,保障了26996套商品房按期交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5500万元。稳妥指导华融公司开展风险处置工作。引入中信集团等5家战略投资者,完成增资420亿元,股权结构得到优化。华融公司坚决推进瘦身健体,先后成功转让4家金融子公司,在整个风险处置过程中,华融公司依法兑付境内外全部到期融资,未发生一笔违约,集团流动性总体保持稳定。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聚焦主业,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投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等攻坚任务。
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政策 加大“三农”信贷投放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政策,推动加大“三农”重点领域信贷投放。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较年初增长13.06%,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9.91万亿,较年初增长11.67%。全国乡镇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率超过97%,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99%。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涉农贷款25.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58%。
22家银保监局出台新市民金融服务举措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要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取得有效进展。研究制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举措,22家银保监局会同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积极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6月末贷款余额超过1.2万亿元。下一步,要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着力解决目前新市民金融服务改进空间较大、金融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记者 王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