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胡杨】

5月14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表示,自工业革命以来,金融一直都是科技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也是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由此催生了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等一批高科技产业,相对完善的资本运行机制是美国资本创新的关键因素。考虑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大关键抓手,我国下一步也需要更为完善的金融机制来支持科技创新。

张晓慧坦言,实现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结合,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不过,在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实力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增长和长足发展之后,这个问题就演变成了“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国家自立创新,进而使科技和资本能够更好结合”的新问题。

张晓慧分析称,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工业体系也称得上相对完整,但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的支撑作用还不够。换句话说,我国目前的经济还不是在科技创新体系支撑下快速增长的经济。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应用国外成熟技术取得的巨大成绩,从而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和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总体来讲,我国在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其实还存在不少的短板和问题。

作为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后发国家,我国目前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实际上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起步阶段,推动科技发展创新的主要动力仍是财政资金。究其原因,张晓慧认为,正是由于资本和科技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有时还出现了相互脱离的倾向。以半导体为例,我国对半导体研发非常支持,但相关资金的投资目标仍是以支持拓展成熟技术、扩大现有产能为主,资金很少进入上游的基础研发领域。逐利性决定了资本会寻求稳定、高效、低风险的短期回报,但对生命周期更长且具有更大不确定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往往“不感冒”。

张晓慧指出,这种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客观现实,因此具有先发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经历过这些问题。即便是美国,其在支持科技创新时,也是通过财政资金和市场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我国科技创新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于如何正确引导资本进入相关领域,特别是参与基础研究方向的投资,最终实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推荐内容